本报讯 最近,一张在婚宴上出现的“礼金互免卡”火了,被网友誉为“21世纪新发明”。据了解,“礼金互免卡”是新婚夫妻发给未婚同学朋友,约定可以相互免除婚礼“份子钱”的小卡片。
对于这种新形式,海南人是否能接受?是否值得借鉴和推广?记者走访海口多对新人,听听他们怎么说。记者 林道亨
什么是“礼金互免卡”?
最近,在杭州一场婚宴现场,新人收到的红包扁扁的,打开一看,里面没有钱,只有一张印有“礼金互免卡”字样的精致小卡片。整场婚宴,新人共收到20多张“礼金互免卡”,夫妻俩非但不生气,反而十分高兴。
原来,夫妻俩有很多未婚的朋友,大多计划这两年完婚。为免除彼此的经济负担,办一场有创意、有温度的婚礼,这对新人事先设计了“礼金互免卡”,与请柬一起送给同龄好友。亲友在婚宴上将卡片当成红包送回给新人,默认完成一个约定——他日相应的人结婚,新人可以将这张“礼金互免卡”送回,即可互相免除“份子钱”。
记者走访
办酒席尝试“礼金互免卡”?海南新人看法不一
婚宴上送“礼金互免卡”能否接受?10月17日上午,记者来到海口市琼山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随机采访了几对新人。
今年30岁的小王(化姓)告诉记者,他和老婆从相识到领证才两个月,打算先领证,明年再办婚礼。小王希望能办一场不一样的婚礼,但对于最近网上引起热议的“礼金互免卡”,小王和爱人均表示无法接受。“礼金是亲戚朋友的心意,给多少要看他们自己的能力。‘礼金互免卡’不符合海南的风俗,我们接受不了。”小王表示,将来办婚礼不会尝试这种新形式。
记者采访了另外一对刚领证的夫妻。冯先生和杨女士是海口琼山人,杨女士告诉记者,她和冯先生是经姐姐介绍认识的,相识至今已有一年,打算明年办婚礼。冯先生表示,他今年32岁,同学朋友基本上已经结婚,“礼金互免卡”或许更适合年轻新婚夫妻,“我们已经过了那个年纪,不需要也不想尝试。”
关于“礼金互免卡”,小赵(化姓)和妻子小张(化姓)则认为,“礼金互免卡”很新潮,可以让人不必烦恼礼金。“收礼金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婚礼酒店的规格?要摆多少桌酒席?一桌酒席要花多少钱?这些都要算进去。不然到时候收的礼金不够,可能会亏。”小赵表示,就他个人而言,这有些不切实际。“‘礼金互免卡’要看关系吧,如果是关系很好的朋友倒是可以尝试一下。”小张说。
“我们觉得很不错,可以不给彼此增加负担,想尝试一下。”小廖和小陈夫妇则持有不同的看法。
记者现场采访了多对新人,发现多数人认为“礼金互免卡”不切实际,难以接受。但也有部分年轻夫妻认为,这样有利于改变铺张浪费的现象,推动婚事简办,值得推广。
民政部门
引导群众营造婚事新办简办的社会风气
海口市琼山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相关负责人表示,“礼金互免卡”值得提倡和推广,但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海口市民政局社会事务科科长孙治国告诉记者,“礼金互免卡”的出现引起网民热议,这种提倡礼金互免、婚事从简的形式得到不少网民的支持,说明有关部门开展婚俗改革以来,社会风气发生了变化,喜事简办成风尚。
孙治国表示,近年来,海口市民政局一直在积极推动婚俗改革工作的开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目前,以琼山区作为婚俗改革的试点地区,先后在府城、甲子、国兴、大坡、红旗、凤翔、龙塘、滨江、云龙、三门坡、旧州等街道乡镇开展了婚俗改革移风易俗宣传讲座。通过走进基层,从广大党员干部抓起,进一步推动婚俗改革宣传,加快促进移风易俗深入人心;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和宣传,让群众自觉抵制婚事中的高价彩礼、随礼攀比等不良风气;引导广大群众树立正确的婚姻观、价值观,营造婚事新办简办的社会风气。
海口经济学院人文与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刘荆洪教授告诉记者,“礼金互免卡”作为一种新生事物,人们接受需要一个过程,如果大多数人能接受,推广起来就更容易。
“年轻人思想比较开放,接受新事物较快,老年人可能接受不了。此外,南北地域也有差异,接受程度也不同。”刘荆洪表示,“礼金互免卡”的推广也需要考虑到城乡、地域风俗和经济水平等因素。
内容链接:https://www.hpaper.cn/52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