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新知

  • 安全可信可靠是人工智能发展蓝图底色

    将一张“神奇贴纸”贴在脸上,就能让人脸识别门禁系统出现误判,毫无防备地为陌生人打开大门;把这张“贴纸”放置在眼镜上,一秒钟之内,手机的人脸识别系统就被解锁,黑客获取用户隐私数据如入无人之境……这并非科幻片中的想象,而是首届人工智能安全大赛展示的真实攻防场景。

    2022-09-22
    47
  • 元宇宙从概念走到台前,为数字经济发展注入生机活力

    随着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云计算、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产业发展迅速,在核心技术愈加成熟的条件下,元宇宙已经能够从概念走向台前。

    2022-09-22
    87
  • 打破传统交通运输业态模式 首条绿色数字专用公路正加速推进

    9月19日,科技日报记者从中国交通建设集团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中交一公院)获悉,该院设计的世界首条自动驾驶干线物流专线道路——“酒泉至明水绿色数字专用公路”项目,正加速推进中。

    2022-09-20
    89
  • 智算为人工智能夯实“算力底座”

    近年来,自动驾驶、生命医学、智能制造等领域发展迅速,随之而来的是超大规模人工智能(AI)模型和海量数据对算力需求的不断提高,智算中心建设正当其时。

    2022-09-19
    26
  • 人工智能“自己”定制新蛋白质

    在过去两年中,机器学习彻底改变了蛋白质结构预测。现在,《科学》杂志上的3篇论文描述了蛋白质设计方面的革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生物学家的研究表明,机器学习可比以前更准确、更快速地创建蛋白质分子。科学家们希望这一进步将带来更多新的疫苗、疗法、碳捕获工具和可持续生物材料。

    2022-09-19
    80
  • 创新DNA存储算法 让敦煌壁画再“活”两万年

    9月16日从天津大学获悉,该校合成生物学团队创新DNA存储算法,将10幅精选敦煌壁画存入DNA中,通过加速老化实验验证,壁画信息在实验室常温下可保存千年,在9.4℃下可保存两万年。该算法支持DNA分子成为世界上最可靠的数据存储介质之一,可以让面临老化破损危机的人类文化遗产信息保存千年万年。该成果近日发表于国际期刊《自然·通讯》上。

    2022-09-19
    43
  • AI从“一专一能”迈向“多专多能”

    “紫东太初”是全球首个图、文、音三模态大模型,开创性地实现了图像、文本、语音三模态数据间的“统一表示”与“相互生成”,实现了“以图生音”和“以音生图”,理解和生成能力更接近人类,为打造多模态人工智能行业应用提供创新基础,向通用人工智能迈出了重要一步。

    2022-09-19
    87
  • 信用卡消费,须明明白白

    “以前刷信用卡消费,有银行工作人员说分期还款‘免息’‘零利率’。后来才发现,分期还款要收取手续费,算下来并不比利息低。”不少消费者曾有过这样的经历。

    2022-09-17
    68
  • 以高质量科普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9月15日,2022年全国科普日活动拉开帷幕。“从种子到秧苗”互动游戏、走“近”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地热能开发助力实现“碳中和”、“手稿中的中国科学家精神”……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在各地密集举办,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

    2022-09-16
    72
  • 深度学习增强型智能镜可指导健身

    意大利布雷西亚大学的研究人员最近开发了一种用于智能镜子的计算机视觉系统,可以提高家庭和健身房环境中健身训练的效率。在国际体育生物力学学会会议上公布的一篇论文中介绍了这一系统,该系统基于一种深度学习算法,经过训练可以识别健身视频中记录的人体姿势。

    2022-09-16
    30
  • T细胞免疫疗法能缓解自体免疫疾病

    英国《自然·医学》杂志发表了一篇健康论文,展示了5名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在CAR-T细胞疗法之后,无药缓解达17个月。

    2022-09-16
    60
  • 延长免疫系统寿命新机制揭示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科学家领导的一个国际团队在《自然·细胞生物学》上发表论文称,他们发现了一种新的机制,可减缓甚至阻止免疫细胞的自然衰老——这是衰老的九大标志之一。研究人员认为,利用这一机制可延长免疫系统的寿命,让人们活得更健康、更长久,对治疗癌症和痴呆症等疾病也有临床实用价值。

    2022-09-16
    126
  • 新策略构筑大尺寸异质结 助力人造视觉感知

      二维层状异质结是一种类似千层蛋糕那样一层一层堆叠起来的新型材料,由于光响应灵敏、信号可塑性可调节、功耗低等特性,它被认为是构筑人工神经形态视觉传感(比如仿生眼)最有前途的材料之一。   近日,南京工业大学柔性电子(未来技术)学院刘举庆教授、李银祥副教授课题组,创造了一种基于气液界面共自组装策略构筑大尺寸二维碳基异质结的普适性方法,获得了系列匀质厘米级异质…

    2022-09-15
    108
  • 抓住家电消费升级新机遇

      一段时间以来,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持续提高,我国家电保有量持续增加,已超过21亿台。在家电行业出现趋势性转换的情况下,结构升级成为新的增长点,更新换代需求成为主导,高端产品推广与普及是增长关键。如何引领家电消费新潮流,更好满足消费多元化和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带来更优质的使用体验,成为一道必答题。   从家电产品的需求来看,消费者更加注重高端、新型、智能、绿色…

    2022-09-15
    42
  • 智慧供应链助力企业降本增效

      “企业经营过程中采购成本高效率低肯定是供应链存在问题。”深圳市金百瑞实业有限公司创始人别叶楠日前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传统供应链模式中,生产、采购、销售、物流、仓储等环节分散进行,甚至供求双方的关系竞争多于合作,已不适用于现代经济发展趋势。   经过近20年深度参与各类大型企业、酒店采购工作,别叶楠愈发感受到传统采购的弊端。处在产业链中各链…

    2022-09-14
    91
  • 数字经济赋能 多地加速布局智慧城市建设

      大至每一栋建筑、流经的河流,小至一个井盖、消防栓,在无锡蠡桥社区,通过“数字蠡桥”平台,不仅可以直观地看到地面设施,深埋在楼宇间、地下的管线也都能悉数掌握。究其原因,蠡桥社区按照真实世界1:1建立了数字社区模型,这也是无锡首个运用数字孪生技术实现实时动态管理的社区。   近年来,从智慧交通到智慧管理,再到智慧建造,随着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

    2022-09-14
    41
  • 科技让农业生产改变了模样

      在全国最大的玉米制种基地甘肃省张掖市,再过几天,110万亩玉米种子将迎来收获。由于使用了卫星导航精量播种、智能水肥一体化等先进技术,今年当地玉米种子有望增产。甘肃省张掖市种子管理局质量管理科副科长杨勇说:“通过现代化制种技术的应用,不断提高供种保障能力,预计今年玉米制种平均亩产量增加5%左右。”   一组数据勾勒出十年来中国农业科技的快速发展:全国农业科…

    2022-09-13
    87
  • 二维磁铁中观察到磁振子自旋

      据最新一期《自然》杂志报道,美国多家大学和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的合作研究表明,磁性半导体溴化铬中的磁振子可与激子配对,激子准粒子会发光,从而为研究人员提供了一种 “看到”旋转准粒子的途径。   所有磁铁,从简单的冰箱贴到计算机中的内存磁盘、再到实验室研究使用的强磁体,都包含称为磁振子的旋转准粒子。一个磁振子旋转的方向可影响其“邻居”的方向,进而影响该“邻居”…

    2022-09-13
    117
  • 海口举办闽商企业线上招商推介会

    8月31日上午,由海口市商务局、海口国际投资促进局等联合主办的“海南自贸港海口云招商推介会-闽商企业专场活动”在线上以视频方式顺利举行。此次活动共吸引厦门象屿、漳州片仔癀药业、优尼康集团、新加坡三达国际集团、香港金循环投资、香港盈尚集团等逾50家全球优质闽商企业参加。 活动由海口国际投资促进局局长陈量子主持,海口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李忠标、中国新闻社福建分社社…

    2022-09-01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