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小区泳池要办哪些证?
海口市琼山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小区经营泳池需办理10项证书材料,外加一份《办理经营高危险性体育项目备案(游泳)承诺书》,无需办理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经营许可证(以下简称“高危证”)。
10项证书材料分别为:经营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申请书、工程竣工验收备案证明文件、租赁合同(涉及租赁需提交)、社会体育指导员(游泳)职业资格证书(从事游泳培训的需提交)、游泳救生员职业资格证书、安全保障制度和措施书面材料、游泳区域的水面水平照度标准文件(白天经营无需提交)、营业执照、法定代表人或经营场所负责人身份证、游泳场所体育设施符合相关国家标准的说明性材料。
本报讯 炎炎夏日,何以解忧?唯有嬉水!到泳池游泳成了不少人的选择,而泳池的安全问题也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那么问题来了,你家小区的泳池具备运营资质吗?泳池卫生和水质是否达标?救生员是否持证上岗?安全配套设施合规吗?近日,记者带着上述疑问走访了海口部分小区。记者 林道亨 文/图
记者走访
问题1 相关证照不齐
部分泳池证照还在办理就开门营业
近日,记者走访海口部分小区发现,不少小区泳池未主动公示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游泳救生员职业资格证书、社会体育指导员(游泳)职业资格证书等证照。
6月4日下午,记者来到中山南路的福祥家园小区,该小区游泳池悬挂了营业执照和卫生许可证,但不见游泳救生员职业资格证书、社会体育指导员(游泳)职业资格证书。现场一名工作人员介绍,他既是管理员又是救生员,该泳池是他老板承包的。随后,该工作人员拿出了一份游泳救生员和教练员的(游泳)职业资格证书公示牌。
“这是你们的救生员吗?他在现场吗?”记者问道。
“这是上一家公司的,我们公司救生员的证件还没来得及办理。”在记者追问下,该工作人员只好坦承。
6月5日,记者来到凤翔东路的绿色佳园小区,在泳池及周边均未看到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我们有营业执照,但忘记挂出来了,卫生许可证还在办理中。”现场一名自称救生员的工作人员解释称。随后,他在管理处翻找了一阵,依然未能拿出营业执照,“应该是放在车上忘记拿下来了。”
而对于游泳救生员职业资格证书、社会体育指导员(游泳)职业资格证书,该工作人员表示还在办理当中。
问题2 卫生状况堪忧
水质公示随意,有业主称孩子游完泳皮肤发痒
记者从海口卫生部门了解到,泳池经营者需在泳池边设置提醒,比如传染性疾病患者不得进入泳池;还需设置强制通过式浸脚消毒池及淋浴,提醒进入泳池前要消毒。经营者还需每天对泳池进行消毒,并检测余氯含量,余氯含量在0.3mg/L-0.5 mg/L之间属于合格水质,泳池才能开放运营。
记者走访发现,大部分小区泳池旁的水质公示牌成摆设,公布的数据不达标仍正常营业;有些公示牌未标注日期,有些则长达半年没有更新。
6月5日,记者来到位于金濂路的亚洲豪苑小区。该小区泳池各种证照齐全,但水质公示牌形同虚设,没写具体时间,且成人池、儿童池和过脚池的水温、余氯、pH值等数据也模糊不清。
而在绿色佳园小区,虽然泳池入口处设有浸泡脚池,但池里没有水,来游泳的人可直接进入泳池,卫生状况堪忧。“这个浸泡脚池坏了,我们正准备维修。”现场一名救生员称。
此外,该泳池的水质公示牌虽然写有相关数据,但日期竟是2022年8月2日,本应注明的“余氯”数值写成了“余氧”数值。“孩子总说游泳后皮肤发痒,我怀疑泳池的水质有问题。”绿色佳园业主符女士说,她已经不让孩子在小区泳池里游泳了。
问题3 安全配备不达标
救生员数量不达标,有的还身兼数职
记者了解到,根据相关规定,泳池救生员配备标准为:水面面积在250平方米及以下的,应至少配备救生员3人;水面面积在250平方米以上的,应按面积每增加250平方米及以内增加1人。多个泳池各自独立又紧挨一起的,按多个泳池总面积计算;多个泳池各自独立距离遥远的按各个泳池的独立面积计算。
泳池水面面积在250平方米以下的,至少设置2个救生观察台;水面面积在250平方米及以上的,应按面积每增加250平方米及以内增设1个救生观察台。
记者走访还发现,多个小区泳池的救生员身兼数职,既是“教练员”又是“救生员”,有的甚至还是“管理员”和“收费员”。
6月4日,记者来到江畔人家小区看到,泳池旁设有2个观察台。记者注意到,当天泳池里的大人小孩至少超过50人,现场仅有一名救生员,且不在观察台上,而是在泳池周边走动。该救生员说还有另一名救生员在现场,但记者走访时并未见到。
在福祥家园小区,泳池仅设置了1个观察台,现场只有一名救生员,该名救生员身兼数职,不仅是救生员,同时还是泳池的管理人员。在海口绿色佳园小区,虽然设置了2个观察台,但只有一名救生员坐在观察台上,该救生员同样身兼数职;此外,该泳池显眼位置未配备救生圈、救生绳等救生设备。
内容链接:https://www.hpaper.cn/102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