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新知

  • 海上“一箭双星”!我国成功发射微厘空间北斗低轨导航增强系统S5/S6试验卫星

    10月7日21时10分,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在黄海海域使用长征十一号海射运载火箭,采用“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将微厘空间北斗低轨导航增强系统S5/S6试验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2-10-08
    101
  • “东数西算”这部白皮书值得一读

    近日,中国智能计算产业联盟举办“东数西算下新型算力基础设施与发展”研讨会,并发布《东数西算下新型算力基础设施发展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

    2022-10-01
    85
  • 数字经济发展动能强劲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呈现强劲态势。数字经济规模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二位,从2012年的11万亿元增至2021年的45.5万亿元,占GDP比重由21.6%提升到39.8%,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之一。

    2022-10-01
    73
  •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中国在创新领域全球排名稳步提升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29日发布的《2022年全球创新指数》显示,中国在创新领域的全球排名近年来持续稳步提升,2022年排名上升至第11名。

    2022-10-01
    45
  • “物超人”,移动物联网迎来全面发展重要节点

    移动物联网是以蜂窝移动通信技术和网络为载体,通过多网协同实现泛在连接、万物互联的数字信息基础设施。移动物联网将极大拓展连接的范围与深度,并与感知、边缘计算等技术相结合,推动实现人、机、物的数字化、智能化,引领信息通信产业变革的新浪潮。

    2022-10-01
    103
  • AI能有效简化量子问题任务量

    通过使用人工智能(AI),美国物理学家将一个令人生畏的涉及10万个方程的量子问题压缩到一个仅有4个方程的小任务中,且没有牺牲准确性。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上的该项研究,可能会彻底改变科学家对包含许多相互作用电子的系统的研究方式。如扩展到其他问题,该方法还有助于设计具有超导性或清洁能源发电效用等受欢迎特性的材料。

    2022-09-29
    71
  • XR为舞台艺术插上科技之翼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从央视春晚应用在舞台节目演出的XR虚拟布景、2022北京冬奥会开幕式采用的缤纷炫彩的AR中国结,再到刚刚过去的中秋节河南卫视在XR摄影棚录制的《中秋奇妙游》,以及咪咕在厦门打造的元宇宙AR夜景秀……VR/AR/MR已经摆脱了小众娱乐的“标签”,成为普通老百姓电视机上、手机上甚至走在路上就能享受的娱乐方式。

    2022-09-28
    75
  • 在创新传播方式等多环节发力 为乡村注入数字化动力

    田野里架起直播间,土特产变身热销爆款;利用物联网系统,田间管理更“智慧”;通过数字化物流平台,解决农产品运输“堵点”……手机成为“新农具”,直播带货成为“新农活”,是乡村振兴中的一道新风景。

    2022-09-28
    48
  • 智能网联汽车进入产业布局关键期

    随着数字经济加速融入,智能网联汽车已成为汽车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方向。工信部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具备组合驾驶辅助功能的乘用车销量达288万辆,渗透率升至32.4%,同比增长46.2%;17个测试示范区、16个“双智”试点城市完成3500多公里道路智能化升级改造,装配路侧网联设备4000余台。

    2022-09-28
    99
  • 创新基础设施加快优化

    9月2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系统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交通、能源、水利以及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取得的历史性成就。

    2022-09-28
    104
  • 触摸中国制造“新脉动”——2022世界制造业大会观察

    制造业是国家经济命脉所系。近日,在安徽省合肥市举办的2022世界制造业大会上,一系列国内外制造业领域的创新成果、权威信息、前沿动态密集发布展示。透过世界制造业大会这扇窗口,中国制造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脉动”愈发强劲有力,也为世界制造业分享了更多机遇。

    2022-09-28
    92
  • 防范人工智能安全风险

    将一张“神奇贴纸”贴在脸上,就能让人脸识别门禁系统出现误判,毫无防备地为陌生人打开大门;把这张“贴纸”放在眼镜上对准手机,就能解锁其人脸识别系统,获取用户信息如入无人之境……

    2022-09-28
    120
  • 赋能千百行 “5G+工业互联网”加快落地深耕

    目前,我国5G基站已达196.8万个,“5G+工业互联网”建设项目3100个,5G与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深入工业设计、制造、管理、服务等各环节,在促进传统企业提质降本增效的同时,不断拓展信息通信产业新蓝海。

    2022-09-26
    68
  • 科技创新成稳经济“定盘星”

    今年以来,国内外形势更趋复杂严峻,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增加。我国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推动新冠肺炎疫情科研攻关取得重要进展、重大科技任务深入实施、重要科技成果不断涌现,为扎实稳住经济大盘提供了有力有效科技支撑。

    2022-09-26
    94
  • 专家研讨如何更好彰显科技创新中的“她”力量

    “女性参与科学研究,是其发挥自身潜能、影响世界发展进步的重要渠道。女性独特的视角与思维方式也有利于推动科学技术的创新、进步与发展。”中国女科技工作者协会会长王红阳院士说。

    2022-09-25
    80
  • 上海立法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上海市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条例》22日经上海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

    2022-09-25
    67
  • 让科普更接地气

    日前印发的《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就做好新时代科普工作作出部署,对于推动新时代科普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科普是时代赋予科技创新的历史使命。此时,应多举措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营造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齐头并进的社会环境。

    2022-09-25
    93
  • 促进机器人产业健康成长

    不久前落幕的2022世界机器人大会,集中展示了机器人在制造、建筑、医疗、农业、矿山、物流等诸多领域的创新应用,成为透视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趋势的重要窗口。近年来,我国机器人产业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良好发展势头,其技术、产品和规模等方面均实现了重要的突破。

    2022-09-25
    63
  • 寻找“微笑天使”用到哪些“科技眼”

    本次科考范围包括长江干流中下游段约1600公里江段,洞庭湖、鄱阳湖湖区及部分长江支流江段,由120余名考察队员、20余艘渔政船艇同步实施。在此次科学考察中,有哪些科技助力?

    2022-09-22
    107
  • 智能驾驶,在路上

    没有方向盘、形如太空舱一般的自动驾驶客车,可以自主唤醒清理杂物的自动驾驶清洁车,手机端一键呼叫、主动识别避让行人的无人驾驶出租车,配备防暴盾牌和履带的自动驾驶巡逻车……

    2022-09-22
    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