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绘画,创作还是窃取?记者采访AI绘画版权归属问题

参与者只需用言语简单描述自己希望看到的画面,AI便可自动生成相关画作……近期,网上#呼叫AI帮我画#的话题引发广泛讨论。

参与者只需用言语简单描述自己希望看到的画面,AI便可自动生成相关画作……近期,网上#呼叫AI帮我画#的话题引发广泛讨论。

  据了解,AI绘画就是使用人工智能算法来创作绘画,AI算法通过从一组训练图像中学习来创建一幅画,然后根据训练图像的风格创建一幅新画。用AI来作画并非新鲜事,但之前囿于技术水平并未得到太多人关注。近年来,随着AI技术的成熟,AI绘画也吸引到越来越多人的目光。

  有关AI绘画是否存在侵权等问题,开始成为网络内容版权纠纷的关注点。AI画出的画,版权到底归谁?AI是创作艺术,还是窃取艺术?近日,《法治日报》记者对此展开采访。

  AI绘画2秒钟出图

  涌现大量相关平台

  将画面中的内容填上“麦田、村庄、风车、麦垛”,风格选择油画,艺术家选择凡·高,尺寸1:1,不生成循环纹样……在人工智能AI作画网站画宇宙上,记者按照提示将各项指令输入后,仅两秒钟屏幕上便生成了一幅酷似凡·高画风的油画作品,之前填写的内容画中都有呈现。

  记者使用的是目前流行的AI绘画工具。据了解,这是一种建立在人工智能算法上,经过深度学习,能够自动迭代,可根据用户指令自动绘制出图画作品的软件或平台。它最根本的基础技术与第一个战胜围棋世界冠军的人工智能机器人AlphaGo是相通的,都是让系统深度学习人类的作品,从而产生模仿行为。

  今年以来,国内AI绘画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手机App、网页、电脑软件、微信小程序,人们可以随时在各个平台上体验作画的乐趣。使用方式均为“以文生图”,只要你把想法通过文字形式输入,随后就会被算法驱动变成一张图画。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数AI绘画平台都供用户免费使用。

  AI画作水平如何?记者在测试多款绘画工具后发现,虽然有时会因用户关键词描述不清等原因,使得AI生成的图画看上去较为怪异,但大多数情况下,一个初学者或者没接触过绘画的人,不太可能画出AI那样水平的画作。

  AI绘画的迅速发展也得到了市场的回应。记者在“闲鱼”平台上看到,有大量出售AI绘画作品的帖子,如“13.7元30张,5分钟内免费出样图”“可定制,10元一张,量大从优”等。不少卖家声称是由“职业画师调教”,保证质量。在多个网购平台,还有卖家专门售卖“AI绘画关键词”。

  与此同时,招聘软件上也有相关职位出现,工作内容就是使用AI绘画生成不同风格的插画,筛选后精修。

  今年6月份,国外某知名杂志当期拼贴风格的封面便是用AI绘图工具生成的。该杂志编辑部表示,他们输入的绘图指令,正是这次的报道主题“人工智能新前沿”,在尝试了250余次之后,最终确定了这版封面。

  来自山西大同的自媒体人刘畅(化名)告诉记者,之前他们微信公众号的配图大多是从网上找现有的图片或者找画师定制,花了许多时间和金钱却很少能够符合自己要求,有了免费的AI作画工具之后,终于不用再为此发愁了。

  作品成AI模仿对象

  AI绘画存版权争议

  和许多人一样,上海某动漫公司插画师赵原(化名)也在关注AI绘画的发展。

  “这几个月,我们公司员工一直在讨论AI作画,但对于AI创作出来的到底是不是艺术品,大家莫衷一是。不少人觉得AI绘画就是模仿,冷冰冰的算法中没有思想,算不上艺术品。”赵原说。

  那么,AI绘画能否构成作品,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呢?

  国家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高文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王正志告诉记者,我国著作权法中针对作品的独创性具有明确规定,作品必须具备独创性和可复制性。

  “AI画作看似机器生成而非人类直接完成,但其实质却是应用算法、规则和模板的结果,是一种算法创作,体现的是开发者的思想与脑力劳动,明显有人类的前期介入。这一生成内容涉及人类思想表达,具有独创性和可复制性,满足了作品‘可版权性’的要求。”王正志说。

  王正志认为,市场上的AI绘画软件中,AI画作的绘画风格与绘画内容都是由用户自行决定的。AI画作与普通画作一样,可以体现一定的智力水平和作者的个性化表达。AI没有独立人格,看似不是著作权法意义上的作者,但“机器学习”过程是一种类人化的创作行为,其生成内容具有思想表现形式的作品外观,应当获得著作权法的保护。

  同时,有知名艺术家在社交平台抱怨道,自己的作品最近成了AI绘画的模仿对象。他在网上搜索自己名字时,蹦出的都是AI的画,而自己的作品却被淹没了。

  记者注意到,“喂”给AI的作品有很多都是被无授权转载的,直白地说就是盗版。目前网上有很多人发帖称,通过AI获得的作品和一些画师的风格很像,有些作品类型几乎就是“复制粘贴”。还有很多画师声明,“禁止将我的作品用于AI作画”。

  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用大量受版权保护的创意作品训练AI是否违法?

  在版权问题上,AI绘画软件TIAMAT和Midjourney都选择在素材库中使用无版权的图片,以规避版权争议。百度公司表示,如果相关平台未来开放出来的生成图片侵犯到原作者权益,百度会提供投诉反馈通道,为相关权利人提供权利救济渠道,迅速处理。

  北京瀛和律师事务所律师黄群辉说,对作品非商业用途的学习,是法律允许的。即单纯将现有图片作品用于学习本身是不违反法律规定的。画家作为著作权人,有权禁止别人使用其作品进行谋利,但不能禁止个人的学习、研究或者欣赏行为,这也是法律对作者权利的限制。

  “著作权法保护表达而不保护思想,如果AI软件是在学习图片的创作思想,而非简单地复制粘贴,这种情况下是不侵权的,不需要获得授权和支付使用费。如果AI软件只是简单地复制粘贴原画作,那就需要获得授权并支付使用费。”黄群辉分析说。

  在北京金诚同达律师事务所律师何可人看来,作者声明“禁止将我的作品用于AI作画”,却不一定能产生其预想的效果。“只要作品公开,便等于允许公众接触、欣赏和学习,无法禁止被AI数据库抓取。若AI的这种学习和借鉴处于法律允许的合理限度之内,从鼓励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文化发展与繁荣角度,这种过度限制也未必会得到法律支持。”

  何可人说,目前著作权法所称的作者必须是自然人,所以AI不能成为作者。若软件仅由开发者自行使用,由此产生的AI作品的著作权应归属于开发商。

  “若软件已被推向市场,由广大用户使用,实际上可以看作是用户委托人工智能开发团队按照其要求,运行人工智能软件完成其指定的作品创作,由此产生的作品实际上可归为著作权法中的委托作品,其归属由委托人和受托人通过合同约定。合同未作明确约定或者没有订立合同的,著作权属于受托人。”何可人说。

  完善版权相关规定

  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因AI绘画技术快速发展,加上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健全、理论与实务界均存在争议,目前对AI作品所涉的侵权证明和维权仍然是较为复杂的问题。

  黄群辉说,判断AI画作是否侵权,通用的判断标准是“接触+实质性相似”。具体来说,就是需要侵权人具备接触作品的可能性,且两幅作品具备实质性相似,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才能构成侵犯著作权,不能仅仅以“感觉两幅作品风格很像”来认定侵权。

  在何可人看来,由于目前AI技术发展变化较快,素材选取随机性较强,糅合方法越发具有模糊性,“抄袭”的痕迹也容易从技术角度规避,该类案件在取证和举证方面面临较为困难的局面。

  “从实践层面,当画师发现自己发布在公共平台的作品存在被抓取作为AI学习素材的可能性,甚至已经在生成的AI绘画中看到了类似体现,为了维护自身权利,建议可及时与相应的网站或软件公司联系,要求其删除自身作品的相关数据。同时,应注意保存作品被抓取利用和抄袭的证据,并视需要进行证据的固定和及时保存。”何可人说。

  对于AI绘画中存在的种种版权问题,王正志建议,及时完善现有法律制度的有关规定,广泛宣传著作权法等法律法规,同时凝聚行业共识,及时形成AI绘画领域关于版权的工作指引和行业规范。

  今年8月,美国游戏设计师Jason Allen用一张AI绘画作品《太空歌剧院》,拿下了美国科罗拉多州博览会美术竞赛一等奖。这让大众对AI绘画观感发生了较大转变——AI绘画或许已经超越人类绘画水平了。

  对此,有些人认为,AI发展得越来越快后,画家会面临集体失业。

  “不可否认的是,一些普通画师可能受到较大冲击,但我觉得AI绘画和人类创作并非‘你死我活’的关系,画师可以利用AI进行辅助类工作,在画师创作时为其提供信息和灵感,拓宽思路,它还降低了绘画门槛,让更多有兴趣的人参与其中。”赵原说。

  黄群辉认为,将来AI绘画和画家作画或不存在版权纠纷,两者会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将来智能化的AI绘画软件,不再是复制粘贴的抄袭,而是在深刻学习的情况下,形成自身独有的素材库,这些素材可以通过不同排列组合,形成不同的作品供筛选使用。这些作品给观众呈现的多是绘画技巧,但“不够人性化”。而画家的作品则相反,除了创作技巧外,给观众呈现得更多是人性化的思考表达,两者的创作重点将完全不同。所以,AI绘画将会是一类独立的艺术形式。

内容链接:https://www.hpaper.cn/5976.html

(0)
上一篇 2022-11-24 下午4:58
下一篇 2022-11-24 下午5:21

相关推荐

  • 阿里京东物流“拆墙”进行时:有商家火速换快递,末端快递员担心收入下降

    本文来源:时代财经 作者:林心林 今年“双十一”,两大电商平台和物流商各自为阵的局面将正式终结。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10月16日,京东物流与淘天集团正式达成合作,京东物流将全面接入淘宝天猫平台,平台商家将能够选择京东物流作为服务商,目前双方对接系统已基本完成,消费者也可以在淘宝和天猫APP内查询京东物流轨迹。 这意味着,淘宝与京东这一对电商竞对,将各自过去…

    2024-10-17
    66
  • AI圈顶流捧场!黄仁勋苏姿丰都来了,联想亮AI Now智能体大招,连甩10多个重磅AI产品

    刚刚,联想一场大会,把全球AI圈顶流聚齐了! 黄仁勋苏姿丰接连登场、英特尔AMD史无前例首次合作、英特尔CEO现场掏出下一代CPU、扎克伯格剧透XR新品,还有联想智能体大招AI Now正式登场。 昨晚,AI量大管饱,精彩镜头应接不暇。 智东西西雅图10月15日现场报道,刚刚联想创新科技大会2024正式开幕,联想一口气发布了PC个人AI智能体、搭载英伟达新核弹…

    2024-10-16
    67
  • AI攻占诺奖背后:新的技术革命成为社会进步发展的重要引擎

    “超越人类智慧的AI可以用语言操纵我们,或许会试图说服我们不要关掉开关。” 今年3月,由ChatGPT掀起的AI(人工智能)技术革命背后的奠基性科学家、被誉为“AI教父”的杰弗里·辛顿(Geoffrey E. Hinton),曾对媒体提及他对AI“反噬人类”的担忧。如今,在他心中“危险和机遇并存”的AI,为他带来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荣誉。 当地时间10月8日,…

    2024-10-15
    1.9K
  • 苹果自动驾驶汽车项目画上句号:加州测试许可被取消

    IT之家 10 月 12 日消息,就在彭博社的马克・古尔曼报道苹果放弃了发布电动汽车的计划六个月后,据 macReports 报道,加州机动车辆管理局(DMV)取消了苹果的自动驾驶车辆测试许可证。 据悉,DMV 于 9 月 25 日收到苹果的确认,同意取消该许可证,该许可证于 9 月 27 日被取消。这意味着苹果公司持续了十年之久的电动汽车项目被彻底终结,没…

    2024-10-12
    1.2K
  • 大UP质问平台为什么视频越来越糊,答案比问题要复杂得多

    文|王毓婵 编辑|乔芊 10月8日,在全网拥有超千万粉丝的视频创作者@影视飓风发布了一条视频,标题为《清晰度不如4年前!视频变糊是你的错觉吗?》。这条视频揭示了视频平台为降低流量费用支出,通过降低码率和调整编码格式压缩视频画质的现象。 “2024年,4K视频你应该已经司空见惯。各家平台争先恐后在画质上做文章,我们也在不断更新设备,提升节目的质量。但我们在平台…

    2024-10-11
    1.6K
  • 特斯拉“命运日”即将到来:Robotaxi能否帮马斯克“翻身”?

    财联社10月10日讯(编辑 刘蕊)不到24小时之后,特斯拉将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特斯拉将在加利福尼亚州伯班克华纳兄弟工作室举行“Robotaxi Day”活动。届时,众多投资者和分析师们将看到期待已久的自动驾驶出租车Cybercab及其他产品的发布。 随着“Robotaxi Day”活动的逐步临近,特斯拉股价也在过去几周持续上涨,几乎抹平了年内跌幅——这也表…

    2024-10-10
    2.8K
  • 又发布两款新车的富士康还没在全新领域找到获胜之道

    致力于在电动汽车领域开辟新增长曲线的富士康发布两款全新电动汽车,将其乘用车产品阵容扩充至MPV领域。 10月8日,在一年一度的鸿海科技日上,富士康推出MPV车型Model D和中型电动巴士Model U。该MPV新车强调宽敞的内部空间,轴距达到3.2米。在800V电子电气架构的支持下,预计WLTP续航里程约为660公里。 富士康依然与意大利车身制造商宾尼法利…

    2024-10-09
    1.7K
  • 33亿增资,合肥为什么再次“抄底”蔚来?

    作为中国第一家在美国上市的电动车企,蔚来一度面临崩溃的边缘。 2019年年底,蔚来的股价触及1.32美元的低点,市值距离高点蒸发80%以上。 高瓴清空了蔚来股票,红杉也选择了减仓。 当时的李斌四处奔走请客吃饭,想为蔚来寻求融资输血。 一个故事是,一家国资的老总在席间直斥李斌”乱花钱”。 所谓的乱花钱,是指当时的新能源车企几乎都依赖补贴…

    2024-10-08
    92
  • 跨国车企销量都跌了,为何仅欧美“狂”裁员?

    自今年以来,欧美汽车企业掀起了一股裁员浪潮。 福特、特斯拉、通用汽车、大众集团、Stellantis集团等跨国车企相继宣布裁员计划。车企本次裁员人数大多在千人以上,其中大众集团(正在与工会谈判中)和特斯拉更是超过万人规模。 这股寒流已经蔓延至零部件供应链。芯片制造商英飞凌、充电设备制造商Blink Charging、瑞典电池制造商Northvolt等零部件企…

    2024-09-30
    83
  • 7.99万就能提车的Model Y,还顶得住新势力的围攻吗

    9月27日,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迎来第100万辆车下线。 从一片泥洼地到变成全球电动汽车巨头最大的海外基地,特斯拉上海工厂在不到4年时间里实现了产能和制造工艺的双双飞跃。 而随着特斯拉副总裁陶琳在社交媒体上写下“感谢每一位新老车主的爱和支持”的同时,这家电动车公司正在被它从前的一众门徒视为必须要跨越的门槛,9月集中上市的新车乐道L60、极氪7X等尤为雄心勃勃。…

    2024-09-29
    99
  • 逼退张大奕的退货率,让丰巢一年狂揽9个亿

    9月19日,曾经的“淘宝女装第一人”张大奕用小号发微博称,她将无限期延迟十年老店“吾欢喜的衣橱”的上新,宣告了这个曾经最火的淘宝女装店将关店。她称闭店是因为女装毛利微薄支撑不了各项运营成本,以及,电商越来越高的退货率。 就在张大奕宣布关店的三周前,丰巢刚刚向港交所提交招股书,寻求以250亿元的估值上市。招股书显示,连亏八年的丰巢终于在2024年前5个月有了7…

    2024-09-27
    1.0K
  • OpenAI高层再震荡:CTO官宣离职,Sora恐长期停滞?| 最前线

    文|袁滢靓 编辑|邓咏仪 北京时间9月26日凌晨3点,OpenAI 首席技术官(CTO)Mira Murati在X上官宣辞职。那张成就了ChatGPT时代的四人合照,如今两个离职,一人休假,只剩下Altman一人扮演独角戏了。 △图源:X网友 @brewmarkets OpenAI的腥风血雨体质,也在另一方面体现了什么是“明星”公司。前脚GPT-4o高级语音…

    2024-09-26
    99
  • TikTok Shop鏖战美区,内容电商的蛰伏与加速

    TikTok Shop的内容电商,能给全球商家带来新一个增长奇迹吗? 文 | 华商韬略 梁梁 跨境电商正在重新定义全球电商格局。 过去五年,中国跨境电商规模增长超10倍,让数以千万计的中国商家因此扬帆出海,也成就了一张以核心电商平台为节点链接的全球商业网络。 这是一张史无前例的商业大网,它已经而且还在加速改变全球贸易和消费的格局,并且这张网还在不断进化与分化…

    2024-09-25
    1.5K
  • 华为三折叠黄牛价雪崩:从加近十万到仅加四千,黄牛气懵了

    正式发售不到48小时,华为三折叠屏手机Mate XT非凡大师黄牛价就崩了。 9月22日,很多数码博主在社交平台上发视频称,Mate XT三折叠手机价格雪崩,从加价六七万甚至十几万,暴跌至加价四千、两千。 甚至到了“每小时一个价”、“你要买我肯定有货;但你要卖我打死不收”的地步。 官方途径购买线上每天要“蹲点”抢‍‍‍‍‍‍‍‍线下无现货需排队几万人等待 ‍‍…

    2024-09-24
    2.2K
  • 马斯克终于“投降”,“我们的主权不容出售!”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蒂亚戈·诺加拉,翻译/ 陈佳芮】 在无视巴西最高法院的命令三周之后,马斯克终于“投降”,作出重大让步。 当地时间9月20日,在一份法庭文件中,社交平台X(原推特)公司的律师表示,X平台已遵守巴西最高法院的相关命令,希望法院能解除对其X平台在巴西境内的禁令。 有意思的是,在这次“X事件”中,一度曾是削弱国家主权和民主机构国际干预堡垒的巴…

    2024-09-23
    7.5K
  • 李斌的“县县通”,蔚来的新未来

    出品|网易科技《态度》栏目 作者|定西 这个中秋假期,李斌有点忙。 为了推进充电县县通和换电县县通计划的落地,他来到该计划最难的地方之一新疆进行实地考察。 时间紧迫。蔚来计划在2025年6月30日前,完成除台湾地区、香港特别行政区外,全国所有县级行政区充电桩全覆盖。今年10月前完成新疆14个地级行政区充电全覆盖,包框乌鲁木齐、克拉玛依、哈密、吐鲁番、昌吉、伊…

    2024-09-20
    1.4K
  • 小鹏回应MONA M03自动泊车撞上奥迪:不排除光线等因素致弱势场景

    IT之家 9 月 18 日消息,近期一起“小鹏 MONA M03 自动泊车撞上奥迪汽车”的事故,引起了IT之家网友的关注。据每日经济新闻今天下午报道,小鹏汽车相关负责人就此事回应称,“公司售后同学已经联系上客户,在积极处理解决中。” 关于自动泊车状态下发生剐蹭的原因,该负责人表示,目前不排除因光线及其他因素导致的弱势场景,具体原因还要结合具体的数据进行分析。…

    2024-09-18
    3.6K
  • 华为三折叠,炸出570万「黄牛」

    「核心提示」人人争当黄牛背后,是三折叠手机备受追捧。沉积的手机市场,太需要这样的“王炸”来唤醒了。 作者 | 陈法善 编辑 | 刘杨 备货量100万台,发布四天就有近570万人预约,华为三折叠手机Mate XT注定是今年最难抢的手机。 要知道,根据IDC的统计,2023年中国折叠屏手机总出货量约700.7万台。也就是说,华为这一个单品,就…

    2024-09-14
    1.2K
  • 比亚迪员工总数突破 90 万,技术研发人员近 11 万全球车企第一

    IT之家 9 月 13 日消息,比亚迪集团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李云飞今日在微博上透露,今天,比亚迪员工总数突破 90 万,是 5300 多家 A 股上市公司里员工人数最多的,比第二名还要多 40 多万人。 李云飞还表示:“比亚迪 90 万员工中,技术研发人员近 11 万,是全球研发人员最多的车企。过去两年还招聘了近 5 万名优秀应届大学生,持续助力大学生就业。…

    2024-09-13
    596
  • 从Vertu到8848,奢侈品手机为何全军覆没

    华为三折叠终于发布了,19999元起售。 主要噱头是比折叠还多一折,但也引起了互联网的广泛争论。 在争论之中,黄牛早已率先抢购。 据网上消息,黄牛把三折叠已经炒到了一台65万。 一台38万,有人为了提升销量,黄牛给出的利好是全国可飞。 大家都知道这个溢价不可持续。可大家的疑惑点在于,华为三折叠的受众是谁? 为何有种魔幻的吸引力? 如果堆科技参数。 我可以告诉…

    2024-09-12
    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