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茧还是筑茧?专家:推动算法向善,助力个体获取多元信息

  中新网1月15日电 题:破茧还是筑茧?专家:推动算法向善,助力个体获取多元信息

  中新财经记者 夏宾

  在互联网新技术不断更新迭代的当下,人们在享受便利的同时也面临更多思考。算法推荐,对于用户而言,到底是在构筑还是破除信息茧房?

  近日,由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积极心理学研究中心主办的“用户使用、算法推荐与信息茧房的关系再思考”学术研讨会在线上举行,多位高校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发挥算法应用价值。

  超九成短视频用户开启个性化推荐,算法助用户获取多样信息

  “推动算法向善,帮助个体获取多元信息。”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彭凯平称,数据时代,算法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的力量之一,推动算法向善有三个原则:第一,算法应符合法规和道德,做到合规合法合情。第二,算法应该帮助于人。第三,算法向善需要让更多人参与到社会进步与发展、创新与创造中。

  根据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积极心理学研究中心发布的《破茧还是筑茧:用户使用、算法推荐与信息茧房研究报告》(下称《报告》),信息茧房受到个体、技术、场景与社会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用户接触的信息多元化程度受到其与算法互动模式的影响,并不能将对信息茧房问题的担忧简单归责到算法。

  上述《报告》面向短视频用户发放问卷,获得有效问卷7778份,包括5407位女性(66.44%),2371位男性(33.56%),涵盖70、80、90和00年代生人,学历从初中至博士研究生及以上不等,婚姻状况也不尽相同,被调研群体具有多样性和广泛代表性。

  《报告》调查抖音、快手、B站、小红书、微信视频号等短视频用户对个性化推荐的主观态度,结果发现,70%的用户对个性化推荐算法持肯定态度,认可算法技术是海量信息时代的一种有效策略,帮助用户解决信息过载的问题。在实际使用调研中,超过90%的短视频APP用户选择开启个性化推荐算法。

  《报告》基于实证调查发现,随着使用时长的增加,用户越不容易感知到内容同质性。报告汇报人、清华大学社会科学院研究助理陈绚分析:“从长期来看,随着个性化推荐算法的不断优化与用户算法素养的提升,算法不但没有导致信息茧房,反而可能为个体提供了更多元、理性的信息世界。”

  陈绚特别提到:“我们在调研中发现抖音在算法演进中主动实践信息偶遇的理念,通过兴趣探索机制,在每一次的用户浏览和探索当中,按照一定随机比例推荐用户过去不常观看的内容或随机内容,保障用户可见内容的多样性。”

  “以抖音等为代表的个性化推荐机制有助于用户获取多样化信息,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以及认知来掌握算法应用的主动权和选择权,结合自身需求调整使用行为,防范茧房效应。”陈绚说。

  用户使用算法媒介时间越长,破茧效应越明显

  “算法技术在信息分发与推荐领域所面临的最大课题就是如何找到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平衡点。”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赵云泽称,这意味着要在对算法伦理和价值有清晰认知和坚守的前提下,将技术的社会价值放在首位,不断创新和完善技术,重视算法技术对社会的推动作用,努力实现技术和社会的良性互动。

  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桂勇解释,信息茧房效应主要受到技术、用户、情境等多因素共同影响。不同类型平台用户群体构成与特征不同,茧房效应结果不同,这主要取决于什么人基于何种动机在何种情境下使用,无法单纯依靠逻辑解释其中机制,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实证研究。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郑雯团队在情景化实证研究上做了探索,通过对十个不同类型的网络媒介的茧房效应分别进行回归检验发现,微信等“熟人社交型”媒介趋于“筑茧”,微博等“公共讨论型”媒介趋于“破茧”,短视频app等“垂直传播型”媒介既未“筑茧”也未“破茧”。

  “网络媒介的‘筑茧’,并非推荐算法技术应用的必然,传播结构的水平型抑或垂直型、用户联结的开放性抑或封闭性为网络媒介是否带来‘信息茧房’的两项关键机制。”郑雯说。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虞鑫根据其此前开展的实证研究也发现,用户使用时间越长,茧房效应变弱,在此过程中,“制茧”效应越来越弱,“破茧”效应越来越强,总体向着破茧的方向发展。

  用户需发挥主观能动性,多方式多渠道获取信息

  《报告》发现,开启个性化推荐同时使用多个短视频APP的用户,其获取的信息多元化程度更高。这是因为不同短视频APP所采用的算法逻辑不同,推荐内容和呈现方式不同,更有可能击中用户潜在信息需求的靶心,实现信息获取的健康与平衡,总体上更能防范“茧房效应”倾向。

  深圳大学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杨洸认为,用户与算法技术始终处于互相影响、协同进化的状态,算法技术也创造了很多“新闻偶遇”的机会,开阔了用户信息视野。此外,用户并不满足局限在个人兴趣偏好的小小世界中,同时还会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接触多元异质信息,在此过程中,平台所提供的启发式线索能否高度契合用户的心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媒介素质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志安建议,将算法推荐、社交分发、用户主动搜索等不同信息获取方式整合在一起,防范单一信息渠道与技术应用可能带来的局限。

  “事实上,任何一个媒介都不可能满足人们的全部信息需求,不但今天的互联网内容平台做不到,过去优秀的传统媒介、主流媒介平台也做不到。”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喻国明称,不能将这种客观限制理解为“信息茧房”,更不能将其归结于算法推荐。

  喻国明表示,基于大数据的算法推送对于用户需求的掌握更精准、更动态,结合用户反馈,不断优化内容推送,在某种程度上,算法比过去经验型的内容推荐更加升维。

  关于破茧方法,《报告》从用户、技术、社会三个层面提出建议。在用户角度,建议提升用户媒介素养与辩证认知能力。在技术角度,算法应促进更多信息偶遇行为,将个性化与人性化推荐相结合,助力用户与算法良性互动。在社会角度,加强科学宣传,鼓励用户更多参与信息分享,增加接触异质性信息的机会。(完)

内容链接:https://www.hpaper.cn/6931.html

(0)
上一篇 2023-01-15 下午5:14
下一篇 2023-01-15 下午5:21

相关推荐

  • 阿里京东物流“拆墙”进行时:有商家火速换快递,末端快递员担心收入下降

    本文来源:时代财经 作者:林心林 今年“双十一”,两大电商平台和物流商各自为阵的局面将正式终结。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10月16日,京东物流与淘天集团正式达成合作,京东物流将全面接入淘宝天猫平台,平台商家将能够选择京东物流作为服务商,目前双方对接系统已基本完成,消费者也可以在淘宝和天猫APP内查询京东物流轨迹。 这意味着,淘宝与京东这一对电商竞对,将各自过去…

    2024-10-17
    67
  • AI圈顶流捧场!黄仁勋苏姿丰都来了,联想亮AI Now智能体大招,连甩10多个重磅AI产品

    刚刚,联想一场大会,把全球AI圈顶流聚齐了! 黄仁勋苏姿丰接连登场、英特尔AMD史无前例首次合作、英特尔CEO现场掏出下一代CPU、扎克伯格剧透XR新品,还有联想智能体大招AI Now正式登场。 昨晚,AI量大管饱,精彩镜头应接不暇。 智东西西雅图10月15日现场报道,刚刚联想创新科技大会2024正式开幕,联想一口气发布了PC个人AI智能体、搭载英伟达新核弹…

    2024-10-16
    67
  • AI攻占诺奖背后:新的技术革命成为社会进步发展的重要引擎

    “超越人类智慧的AI可以用语言操纵我们,或许会试图说服我们不要关掉开关。” 今年3月,由ChatGPT掀起的AI(人工智能)技术革命背后的奠基性科学家、被誉为“AI教父”的杰弗里·辛顿(Geoffrey E. Hinton),曾对媒体提及他对AI“反噬人类”的担忧。如今,在他心中“危险和机遇并存”的AI,为他带来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荣誉。 当地时间10月8日,…

    2024-10-15
    1.9K
  • 苹果自动驾驶汽车项目画上句号:加州测试许可被取消

    IT之家 10 月 12 日消息,就在彭博社的马克・古尔曼报道苹果放弃了发布电动汽车的计划六个月后,据 macReports 报道,加州机动车辆管理局(DMV)取消了苹果的自动驾驶车辆测试许可证。 据悉,DMV 于 9 月 25 日收到苹果的确认,同意取消该许可证,该许可证于 9 月 27 日被取消。这意味着苹果公司持续了十年之久的电动汽车项目被彻底终结,没…

    2024-10-12
    1.2K
  • 大UP质问平台为什么视频越来越糊,答案比问题要复杂得多

    文|王毓婵 编辑|乔芊 10月8日,在全网拥有超千万粉丝的视频创作者@影视飓风发布了一条视频,标题为《清晰度不如4年前!视频变糊是你的错觉吗?》。这条视频揭示了视频平台为降低流量费用支出,通过降低码率和调整编码格式压缩视频画质的现象。 “2024年,4K视频你应该已经司空见惯。各家平台争先恐后在画质上做文章,我们也在不断更新设备,提升节目的质量。但我们在平台…

    2024-10-11
    1.6K
  • 特斯拉“命运日”即将到来:Robotaxi能否帮马斯克“翻身”?

    财联社10月10日讯(编辑 刘蕊)不到24小时之后,特斯拉将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特斯拉将在加利福尼亚州伯班克华纳兄弟工作室举行“Robotaxi Day”活动。届时,众多投资者和分析师们将看到期待已久的自动驾驶出租车Cybercab及其他产品的发布。 随着“Robotaxi Day”活动的逐步临近,特斯拉股价也在过去几周持续上涨,几乎抹平了年内跌幅——这也表…

    2024-10-10
    2.8K
  • 又发布两款新车的富士康还没在全新领域找到获胜之道

    致力于在电动汽车领域开辟新增长曲线的富士康发布两款全新电动汽车,将其乘用车产品阵容扩充至MPV领域。 10月8日,在一年一度的鸿海科技日上,富士康推出MPV车型Model D和中型电动巴士Model U。该MPV新车强调宽敞的内部空间,轴距达到3.2米。在800V电子电气架构的支持下,预计WLTP续航里程约为660公里。 富士康依然与意大利车身制造商宾尼法利…

    2024-10-09
    1.7K
  • 33亿增资,合肥为什么再次“抄底”蔚来?

    作为中国第一家在美国上市的电动车企,蔚来一度面临崩溃的边缘。 2019年年底,蔚来的股价触及1.32美元的低点,市值距离高点蒸发80%以上。 高瓴清空了蔚来股票,红杉也选择了减仓。 当时的李斌四处奔走请客吃饭,想为蔚来寻求融资输血。 一个故事是,一家国资的老总在席间直斥李斌”乱花钱”。 所谓的乱花钱,是指当时的新能源车企几乎都依赖补贴…

    2024-10-08
    93
  • 跨国车企销量都跌了,为何仅欧美“狂”裁员?

    自今年以来,欧美汽车企业掀起了一股裁员浪潮。 福特、特斯拉、通用汽车、大众集团、Stellantis集团等跨国车企相继宣布裁员计划。车企本次裁员人数大多在千人以上,其中大众集团(正在与工会谈判中)和特斯拉更是超过万人规模。 这股寒流已经蔓延至零部件供应链。芯片制造商英飞凌、充电设备制造商Blink Charging、瑞典电池制造商Northvolt等零部件企…

    2024-09-30
    83
  • 7.99万就能提车的Model Y,还顶得住新势力的围攻吗

    9月27日,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迎来第100万辆车下线。 从一片泥洼地到变成全球电动汽车巨头最大的海外基地,特斯拉上海工厂在不到4年时间里实现了产能和制造工艺的双双飞跃。 而随着特斯拉副总裁陶琳在社交媒体上写下“感谢每一位新老车主的爱和支持”的同时,这家电动车公司正在被它从前的一众门徒视为必须要跨越的门槛,9月集中上市的新车乐道L60、极氪7X等尤为雄心勃勃。…

    2024-09-29
    102
  • 逼退张大奕的退货率,让丰巢一年狂揽9个亿

    9月19日,曾经的“淘宝女装第一人”张大奕用小号发微博称,她将无限期延迟十年老店“吾欢喜的衣橱”的上新,宣告了这个曾经最火的淘宝女装店将关店。她称闭店是因为女装毛利微薄支撑不了各项运营成本,以及,电商越来越高的退货率。 就在张大奕宣布关店的三周前,丰巢刚刚向港交所提交招股书,寻求以250亿元的估值上市。招股书显示,连亏八年的丰巢终于在2024年前5个月有了7…

    2024-09-27
    1.0K
  • OpenAI高层再震荡:CTO官宣离职,Sora恐长期停滞?| 最前线

    文|袁滢靓 编辑|邓咏仪 北京时间9月26日凌晨3点,OpenAI 首席技术官(CTO)Mira Murati在X上官宣辞职。那张成就了ChatGPT时代的四人合照,如今两个离职,一人休假,只剩下Altman一人扮演独角戏了。 △图源:X网友 @brewmarkets OpenAI的腥风血雨体质,也在另一方面体现了什么是“明星”公司。前脚GPT-4o高级语音…

    2024-09-26
    102
  • TikTok Shop鏖战美区,内容电商的蛰伏与加速

    TikTok Shop的内容电商,能给全球商家带来新一个增长奇迹吗? 文 | 华商韬略 梁梁 跨境电商正在重新定义全球电商格局。 过去五年,中国跨境电商规模增长超10倍,让数以千万计的中国商家因此扬帆出海,也成就了一张以核心电商平台为节点链接的全球商业网络。 这是一张史无前例的商业大网,它已经而且还在加速改变全球贸易和消费的格局,并且这张网还在不断进化与分化…

    2024-09-25
    1.5K
  • 华为三折叠黄牛价雪崩:从加近十万到仅加四千,黄牛气懵了

    正式发售不到48小时,华为三折叠屏手机Mate XT非凡大师黄牛价就崩了。 9月22日,很多数码博主在社交平台上发视频称,Mate XT三折叠手机价格雪崩,从加价六七万甚至十几万,暴跌至加价四千、两千。 甚至到了“每小时一个价”、“你要买我肯定有货;但你要卖我打死不收”的地步。 官方途径购买线上每天要“蹲点”抢‍‍‍‍‍‍‍‍线下无现货需排队几万人等待 ‍‍…

    2024-09-24
    2.2K
  • 马斯克终于“投降”,“我们的主权不容出售!”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蒂亚戈·诺加拉,翻译/ 陈佳芮】 在无视巴西最高法院的命令三周之后,马斯克终于“投降”,作出重大让步。 当地时间9月20日,在一份法庭文件中,社交平台X(原推特)公司的律师表示,X平台已遵守巴西最高法院的相关命令,希望法院能解除对其X平台在巴西境内的禁令。 有意思的是,在这次“X事件”中,一度曾是削弱国家主权和民主机构国际干预堡垒的巴…

    2024-09-23
    7.5K
  • 李斌的“县县通”,蔚来的新未来

    出品|网易科技《态度》栏目 作者|定西 这个中秋假期,李斌有点忙。 为了推进充电县县通和换电县县通计划的落地,他来到该计划最难的地方之一新疆进行实地考察。 时间紧迫。蔚来计划在2025年6月30日前,完成除台湾地区、香港特别行政区外,全国所有县级行政区充电桩全覆盖。今年10月前完成新疆14个地级行政区充电全覆盖,包框乌鲁木齐、克拉玛依、哈密、吐鲁番、昌吉、伊…

    2024-09-20
    1.4K
  • 小鹏回应MONA M03自动泊车撞上奥迪:不排除光线等因素致弱势场景

    IT之家 9 月 18 日消息,近期一起“小鹏 MONA M03 自动泊车撞上奥迪汽车”的事故,引起了IT之家网友的关注。据每日经济新闻今天下午报道,小鹏汽车相关负责人就此事回应称,“公司售后同学已经联系上客户,在积极处理解决中。” 关于自动泊车状态下发生剐蹭的原因,该负责人表示,目前不排除因光线及其他因素导致的弱势场景,具体原因还要结合具体的数据进行分析。…

    2024-09-18
    3.6K
  • 华为三折叠,炸出570万「黄牛」

    「核心提示」人人争当黄牛背后,是三折叠手机备受追捧。沉积的手机市场,太需要这样的“王炸”来唤醒了。 作者 | 陈法善 编辑 | 刘杨 备货量100万台,发布四天就有近570万人预约,华为三折叠手机Mate XT注定是今年最难抢的手机。 要知道,根据IDC的统计,2023年中国折叠屏手机总出货量约700.7万台。也就是说,华为这一个单品,就…

    2024-09-14
    1.2K
  • 比亚迪员工总数突破 90 万,技术研发人员近 11 万全球车企第一

    IT之家 9 月 13 日消息,比亚迪集团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李云飞今日在微博上透露,今天,比亚迪员工总数突破 90 万,是 5300 多家 A 股上市公司里员工人数最多的,比第二名还要多 40 多万人。 李云飞还表示:“比亚迪 90 万员工中,技术研发人员近 11 万,是全球研发人员最多的车企。过去两年还招聘了近 5 万名优秀应届大学生,持续助力大学生就业。…

    2024-09-13
    600
  • 从Vertu到8848,奢侈品手机为何全军覆没

    华为三折叠终于发布了,19999元起售。 主要噱头是比折叠还多一折,但也引起了互联网的广泛争论。 在争论之中,黄牛早已率先抢购。 据网上消息,黄牛把三折叠已经炒到了一台65万。 一台38万,有人为了提升销量,黄牛给出的利好是全国可飞。 大家都知道这个溢价不可持续。可大家的疑惑点在于,华为三折叠的受众是谁? 为何有种魔幻的吸引力? 如果堆科技参数。 我可以告诉…

    2024-09-12
    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