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的”中国芯“,迎难而上的坚持

过去一年,半导体、芯片投资经历了不小的跌宕起伏。

外部环境风云多变、AI的崛起,半导体开始进入去泡沫阶段,过程中哪里还有投资机会?如何看待一二级市场估值情况?如何看到赛道内的“卷”?以及如何平衡好地方招商的需求?

“2023中国投资年会”上,在国科嘉和高级合伙人陆佳清的主持下,紫金港资本董事长陈军、天创资本合伙人陈天翔、厦门联和资本董事总经理江良、鼎心资本合伙人潘涛、新鼎资本合伙人尚靖旗、成都科创投集团首席投资官谭胜、中南创投基金合伙人王建晖、元禾厚望合伙人俞伟,这9位VCPE行业的资深大咖,围绕硬科技投资等话题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讨论。 

在这场圆桌对话中,国科嘉和高级合伙人陆佳清认为有些好项目还在水下,大鱼大水的长赛道需要二三十年的考虑。紫金港资本董事长陈军也表示赞同,半导体未来的增长空间蛮大,现在正处在行业周期底部,企业要有自主核心技术才能够超越周期。 

至于何为好的芯片公司,鼎心资本合伙人潘涛认为有三个定位:真科创属性,真稀缺环节和实业绩导向。中南创投基金合伙人王建晖表示,投资有成长性、稀缺性的优秀公司,才会有收益。 

面对当前赛道的“卷”,新鼎资本合伙人尚靖旗认为卷是好事,有卷有进步,能促进反思,提供更多投资机会。成都科创投集团首席投资官谭胜提出,卷是源于不专业,同质化严重导致的卷是没有价值和意义的。 

以下为现场探讨实录,由投中网进行整理: 

陆佳清:这一环节的阵容强大,一共是有9位嘉宾。先请各位自我介绍。

俞伟:我是元禾厚望的合伙人俞伟。元禾厚望是专注于成长期的投资基金,主要关注新能源和硬科技,我负责硬科技领域的投资。半导体是我们的优势投资赛道,目前也扩展了新能源领域的投资。在半导体,我们也投了不少企业,核心逻辑是围绕国产替代,包括每个关键节点卡脖子的一些设计、装备材料、零部件等企业,典型的投资案例有已经上市的是安路科技、珠海炬芯、已经过会的屹唐半导体,还有材料企业,我们投了做光刻胶的厦门恒坤等一系列企业。

非常感谢有这样的机会,来这里和各位分享我们的观念。。

王建晖:我是中南创基金的王建晖。我们基金相当于是一个创业阶段,也和很多企业家处于一起创业的过程中。我们专注于半导体和生物医药的投资,主要负责半导体和泛半导体,UDA和光伏。这几年专注于这一领域,做出了一些成绩,但是我们觉得是以创业的心态在做这个事,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 

谭胜:我是成都科创投集团首席投资官谭胜。这是一个新公司,成立时间只有2年,这2年也做出了不斐的成绩。围绕生物医药和半导体等领域,我们进行全产业周期的布局,从早期、中期到成熟的产业链,从直投到基金,我们分别有超300个的项目投资和超300亿元的基金规模,希望有机会和大家合作。 

尚靖旗:大家好,我是新鼎资本合伙人尚靖旗。芯片半导体是新鼎资本投资的重要板块,这主要就是解决国产替代和卡脖子。我们还是看好中国未来科技的发展,正是因为目前中国在科技方面,尤其是芯片半导体方面和美国其他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中国市场大,所以这里面才有机会。像高铁、房地产还有传统制造等方面都没有差距,所以也没有机会。

潘涛:感谢投中邀请,我是鼎心资本的潘涛。鼎心资本是来自深圳的VC机构,管理规模过百亿,团队是顶级金融机构与深厚半导体、通信和医疗行业的复合背景,聚焦硬科技和医疗方向的早期、专业化投资,主导参与了近40个优质项目的早期投资,秉承投早投小和投科技,将我们的资金投向国民经济重大领域的核心环节,也期待和在座的各位一起,持续的为中国半导体、硬科技产业添砖加瓦。

江良:大家好,我是联和资本的江良。我们成立于2017年,专注于半导体投资。成功投资的上市项目有星宸科技、天德钰、炬芯科技、甬矽电子等,目前还有几家正在审核过程中,非常荣幸来到这里和大家进行交流。

陈天翔:大家好,我是天创资本的陈天翔。公司成立于2003年,今年是我们第20个年头,公司专注于科技领域投资,包括医疗健康、新能源新材料、IT基础架构和今天讨论的半导体板块,公司累计投资了项目超过100个,已上市项目超过20个。半导体板块,我们在芯片设计、装备、材料以及配套服务均有所。已上市公司包括海光信息、唯捷创芯、苏州国芯、裕太微等,也有其他项目在IPO进程中,感谢投中搭建平台,和大家分享我们的观点。 

陈军:大家好,我来自紫金港资本。我们是深圳的机构,在杭州也有不小的团队。我们成立近10年,整体覆盖三大领域:半导体、生物医疗、新能源和材料。在半导体和芯片领域,我们有2家IPO,一个是杰普特,还有欣锐科技。今天的主题以半导体和芯片为主,在我们的投资组合中,有从前道的光刻机到后道的先进封装,还有材料类的光刻胶和测试探针,我们也布局了一些从小开始做起来的成长性企业。

陆佳清:简单介绍一下国科嘉和。国科嘉和是国科控股直属的专业私募股权直投基金,是纯市场化运作的基金。成立12年来现在一共在管规模700多亿,投了大概150个的科技类项目,其中70%是半导体、高端装备和智能制造、网络安全和企业服务、大数据、人工智能等,30%是生命科学相关领域。目前在半导体领域,4月初我们的被投企业南芯科技刚刚上市。南芯科技我们先后于2019年、2021年两次投资,第一次是5个亿估值投的,最近市值在180亿左右。 

另一家是将要在5月19号科创板上市的中科飞测,它们是一家高端半导体质量控制设备公司,我们是项目最早期的投资人之一,投的时候估值不到2个亿,明天市值预计能超过200亿。此外半导体相关的项目里,也已经有数家正在报材料的过程当中。

哪里有泡沫?哪里有机会?

陆佳清:接下来正式开始今天的论坛。从前面几位嘉宾的介绍和从业背景来看,这是一个很丰富的组合。

接下来探讨4个问题:第一个是大的局势,涉及泡沫、投资机会和一二级估值,还有绕不过去的“卷”的话题,以及招商的话题。

从第一个话题开始,抛砖引玉。半导体进入衰退行情,大家是否认可?首先,我个人没那么悲观。当然,看到半导体产业的相关数据,还是会有压力。根据Gartner发布的最新预测显示,2023年全球半导体收入将跌11.2%,存储行业将跌35.5%,IDC的数据也差不多。一个近6000亿美金的市场,当下却面临这样的现状,大家现在怎么看待这个行情?

陈军:总体,从行业来说,半导体是重资产行业,全球过去几十年年化的增长速度并不高。这两年为什么波动大,整体上和国际局势有关。昨天看到一个数据,不知道是否真实:好像近期16-24岁的失业率非常高。那么购买电子消费品的人就会减少,自然会影响到半导体和芯片。中国在半导体核心技术,包括设备、材料和高端芯片与全球主要国家比,差距仍然比较大。从这个角度,我们仍然加大这块的投资,所以今年还是陆陆续续地选了,包括碳化硅材料、先进封装等。 

希望正好在谷底的时候,又可以捡到一些宝贝。核心观点是,半导体在中国还处在长周期增长赛道,不管是设备还是芯片,中国已经逐步进入半导体的主赛道。但是形成完整产业链闭环的周期非常长,尤其是例如高端汽车芯片这些领域并不完全是技术问题,这里面也涉及到生态和投入周期。对于我们投资机构而言,从国产替代这个角度看,是值得用二三十年来陪伴这一赛道。 

陆佳清:您有二三十年的钱吗? 

陈军:我的团队有。

陆佳清:您有二三十年的命我相信,钱我不相信,哈哈。 

陈军:现在的命得看120年,钱的话,中国财富的积累一定会进入半导体、生物医疗这样的赛道。 

谭胜:我们进入半导体领域不长久,但是对于这个行业做了深入研究。简单分享一下,中国这么多年整个半导体的驱动因素在哪里。这几年,整个行业的驱动点,无非是在三点上:

一是消费电子的繁荣,导致了整个半导体产业快速增长;二是国产化和自主可控的刚求;三是再叠加科创板和创业板等资本市场的繁荣,导致中国的半导体产业这么多年在快速成长,这也是前几年整个半导体基本的成长逻辑。我们现在出现的问题,半壁江山已经丢了,丢在消费电子,这导致仅靠一个自主可控和国产替代在里面支撑,这样的话,前几年芯片行业快速成长的逻辑能否支撑下去?又会面临一个困境,即消费电子的这帮人怎么办?在相对不景气的消费电子内斗,转自主可控上和国产化替代方面,行业内卷了。

半导体产业的特征是应用场景驱动,必须要有应用的场景才能产生产业驱动。从科创投的研究体系,我们发现有三个应用场景未来值得重点关注:一是高算力的场景,例如自动驾驶、人工智能等及其衍生出来的2.5D和3D先进封装技术产业链;二是先进制造场景,例如卫星产业和家庭终端融合等,一定是低成本和高性能的赛道场景,赛道成长逻辑明确,不确定性小。

三是特种集成电路的场景,围绕自主可控的关键领域,例如军工、电力行业等特定场景。科创投在半导体领域投资围绕这三个赛道和场景进行布局,并在SiC、半导体设备等进行投资,这两年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尚靖旗:半导体未来的增长空间还蛮大,也包括新技术和人工智能刺激的需求。然后说泡沫,前天OPPO裁了三千人的芯片团队,我一看这是好消息,说明整个行业到了底部区域,这个时候芯片一定要大买特买,这是行业周期的底部。做芯片半导体和养猪很像,从全球来说,芯片半导体也是有周期性,周期性布局都是在周期底部布局。普遍来看,行业在今年底部是在Q3、Q4,资本市场一般先行。对于我们选项目一定要选那种有核心竞争力,企业自主核心技术不可替代,可以超越周期。 

整个赛道前景很好,有一些关键领域的核心配件公司不可或缺,这种公司机会很大。最近我还说,适度泡沫是好的,我们可以低泡沫布局,高泡沫撤回。大家看芯片半导体从二级市场可以看到,芯片半导体的ETF基金,还有科创ETF基金,最近几个月相对底部的成交量都非常巨大,这都不是普通散户的资金,各路大的“神仙”资金,很有眼光。很多机会是市场白送你的。

陈天翔:接着几位的观点分享,刚才主持人提到国内的机会和变化。从一些上市公司的公开数据,我们也能够看到在很多领域里,国产化率已经很高了,甚至在一些细分领域将国外的友商“驱逐出境”。近两年半导体行情不是很好,我们一些数据,去年包括今年一季度,整体行业的下行造成了全球半导体装备需求下滑,反观国内设备类上市公司数据保持了强进的增长,这就反映了一个情况,国产化率在提高。这也是近几年我们国内行业的变化带来的一些机遇。

再说泡沫,前几年国内外宏观环境、疫情等关系,确实造成了很多泡沫。

泡沫一方面就是普通的工程师工资上来了,老板感觉工资越来越开不起了。二是创始人和投资人也确实得到了回报,这两年半导体公司快速成长,以前进不去的行业进去了,以前需要十年发展起来的公司,可能两三年就发展起来了,高速成长造就了资本市场的泡沫。 

但我们是学半导体的,在半导体里面,有他固定的规律,就如同刚刚其他同仁提到的行业周期。做一款产品需要完整的研发和测试周期,客户也有复杂的导入过程,本身是有一个时间这样固定的规律在里面。前两年快速发展,是有些特殊原因在里面的。现在下行周期来了,再加上之前产生的泡沫,造成了一些困惑。我们认为还是要遵循半导体本身的规律,要看团队能否把产品做出来,这个产品是否真的满足客户和市场需要,这才是抵御和对冲泡沫的逻辑。 

陆佳清:几位投资人说得非常具体,特别是谭总发言印象深刻,和Gartner报告非常一致,航空航天市场也是有两位数的增长。 

对于国科嘉和来讲,这种万亿市场的半导体目前是比较难投的,从替代驱动的角度来说,有机会的还是在一些上游和前道设备方面。

如何看待一二级市场估值

陆佳清:结合刚才陈总所说的,我们后道很多渗透率已经很高了,前道还有些机会,但在大的产业周期当下,市场还是很难投的。

大鱼大水的赛道需要用二、三十年的眼光去看,但就算二、三十年后企业成为下一个英伟达我没等到,估值也不应该是现在这个价格。

大家怎样看待估值的问题?我自己感觉二级市场的估值,是三天涨停板,改一个信仰,三天跌停板,再改一个信仰。二级市场三天的事情,一级市场半年还没传递到位。哪位有解法和看法? 

潘涛:去年是半导体二级市场和一级市场特别跌宕起伏的一年。我们通过整理了市场股价表现的前、后20的半导体板块的公司,我们发现消费电子类、一代拳皇SOC类、低端功率类、物联模组网类和业绩表现不佳的公司跌幅较大。而半导体核心设备/材料、汽车/工业类芯片、光芯片、存储芯片、复杂芯片和业绩可持续的公司不但跌幅少,而且部分有增长。我们认为市场定价日趋回归真科创属性、真稀缺环节和实业绩导向。 

这个和我们鼎心资本早年下场做硬科技投资,就秉承持续投向国民经济重大领域核心环节的理念是一脉相承的。 

硬科技需要硬技术还需要硬战略,战略上我们会一直秉承这样的理念。战术上,我们持续拓展硬科技的投资边界,在上游设备、材料和EDA持续拓展,这个我们在21年就已经开始布局,同时在更代表未来的技术方向,像新材料、光电领域持续延展资源、认知和项目。

俞伟:首先提到泡沫的问题,其实一直以来,泡沫在我们看来不可怕,因为有泡沫的地方才能赚钱。那怎样看待泡沫?我们怕的是泡沫破裂。泡沫什么情况下会破裂,有外因和内因。

看半导体赛道的话,外因就是政策和宏观层,内因是本身企业不成长了;成长得慢没关系,但是你只要成长,大家就能看到未来的趋势,所以泡沫也不会破裂。

基本上泡沫不破裂的情况下,企业还是有投资价值的。从机构选择赛道和投资标的的角度来看,我们首先要投有成长性的企业。从我们过去投资比较好的标的看,其实我们最终赚到的钱还是成长的钱,所以选择标的的时候不要考虑太多,因为我们是投一级市场的,很难判断二级市场的趋势。 

所谓的投成长,无非就是去分析企业的成长。消费类行业是随大周期走的,但是半导体行业,厚望的投资逻辑还是替代逻辑。看半导体赛道,今年我们正在投的二期基金重点布局了装备、零部件企业,这些企业成长得都非常好,在今年一季度的表现,成长远超我们的预期。 

开玩笑得说,从我刚入半导体行业时,当时这个行业从业人员只有三千人,等我毕业了这已经是夕阳产业了。半导体行业在全球是夕阳产业,但在中国是新兴产业。我们投的半导体装备、零部件、核心材料等关键节点,国产市场渗透率非常低,有些只有个位数的渗透率,这就说明还有很长的曲线要走。这里面虽然呈现泡沫,但是泡沫破裂的风险偏低。 

另外从价值投资的角度来说,我们的投资策略一方面是投早,往早期走、控制估值。另一方面在PE阶段也会布局,也是看企业的核心壁垒是否能维持成长,这样保证我们能在一级市场赚到钱。

陆佳清:您是觉得早期的半导体投资在估值泡沫上比较小,后期的估值泡沫比较大。所以我们要回归一级估值泡沫的主题。

俞伟:像我们投装备和材料,我们是看产业发展的拐点。起点是从中芯国际制裁,装备的导入周期是2年,你知道中芯国际是哪年被制裁的,两年以后你就知道装备的拐点到了进入成长周期,三年以后材料到成长周期,就选一个节点。

陆佳清:根据产业周期判断泡沫。 

江良:刚才提到中科蓝讯,我们有投它的对标企业炬芯,两家都是旗鼓相当的,只是炬芯早上市,当天发行价40几块,第二天80几块,如果您家人中炬芯科技,信仰又不一样了。 

我提这个故事就是说二级市场同质化的项目越来越不值钱,国家鼓励半导体,但是对于投资者来说并不是好事,会造成项目的同质化竞争和重复投资的行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投资者就要做出相应的调整,未来我们要多投创新能力强的企业,少投同质化的项目。尤其是要培养未来的独角兽,多投那些在新领域里闯出的项目。这是解决目前倒挂问题的方法。 

王建晖:我总结一点就是,我们做一级市场,投成长性和稀缺性。二级市场的估值,长期来看对我们影响不大,短期有一些影响。我们想投的企业不管是上市、并购还是其他的方式整合,有成长性就有很好的故事和收益。所以半导体行业的发展,有些优秀的公司和有技术的公司和有特点的公司也有成长性,这个做投资会有一些收益的。 

陆佳清:现在一级市场半导体的投资,它的估值中枢调整到位了吗? 

王建晖:我们机构相对比较小,我们没有覆盖那么多,所以很难做回答。

有卷才有进步

陆佳清:第三个话题特别有意思。说到“卷”的问题,半导体做射频、做存储做模块、做MCU的公司都在拓展其他产品线,大家都有增长的焦虑,因为整体市场下滑的问题,这是一个产业的现状。

我今天下午接到一个FA的盲打电话,我最近接到这样的电话越来越多了,FA和房地产中介一样开始盲打电话了。芯片产品也差不多,包括MCU这一产品从缺芯的时候打到去库存,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那么乐观,最乐观的估计是三季度出清。因为下游消费电子本来出得慢,我估计到年底才能缓过来。

这个“卷”的话题是挺有意思的话题,大家可以谈两句。 

俞伟:“卷”这一话题在整个中国所有的行业都存在。大家常讲,任何一个方向或者是任何行业,有三家公司去做就是一个红海,但是我认为有三家中国公司做才是红海。所以我们都是从小卷出来的,中国历来的文化都是这样的。

我倒不惧怕卷,中国核心竞争力在于卷。中国做成光伏行业全球的老大也是卷出来的。包括LED这个产业,也是卷出来的。中国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先在本土卷,卷完然后出去卷,把别人卷死这样才有竞争力。

为什么人们骨子里害怕我们,欧美那边会讲游戏规则,中国从隋唐开始就没有贵族,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所以卷没什么可怕的,我觉得OK。

陆佳清:其实我更关心行业和产业的终局,“卷”到什么时候是个头。 

陈军:半导体我是半路出家,是不自觉地被大家卷进这个行业。没有一个行业不卷。只是大家流行用这样一个词,无非是大家觉得中国半导体行业不容易卷到国外。 

我们看终局的话,在我们投的三个赛道里,我们把半导体放第三,总体上我们认为这是相对国产替代的赛道,在细分领域包括材料装备都投,但是短时间看还很难做到世界最好。

而像新能源,已经是全世界最好了。生物医疗和大健康相关的赛道,和我们老龄化相关,而且很多的知识产权相对开放,整体上不容易受制裁。

半导体这块,回归到本质不管怎样卷,包括投资也好,它还是一门生意。所以最终不管是投哪个细分赛道,总体围绕人,企业家得让企业活下去。我们卷只能给它钱,后面怎样让它卷起来,这是优秀企业家的工作。

陆佳清:和打游戏一样,我们只是“奶妈”,只能给它架Buff。 

陈军:是的,我们的逻辑也是如此。原则上,如果这个人是很好的生意人,尤其是做市场出来的,这些人卷的能力是不错的。 

另外,我们有比较强的高校背景,我们也可以找浙大科学家,这些也有好处,比如在稀缺性、材料和设备上。像浙大硅材料的实验室,也是国内首屈一指的,所以本身里面出来一批做装备的。很多工艺有很强的Knowhow,IC设计客观上来说这个是容易互相抄,壁垒不高的。至于你的高是客户高。比如,我们投一个碳化硅芯片的,是也壁垒的。 

说到底,半导体过去二十年的发展历史,绝大多数都是在做并购。所以我相信国内的这些,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一“奶妈”,首先保证第一步卷到国内的前三、前五,至于未来怎样做到(再看)。因为我们投了一家做装备,十年时间做到世界装备第一。它做了一个Flag,希望做到设备行业的前十,我们觉得很难。

尚靖旗:我觉得卷是好事,有卷才有进步。而且卷是促进反思,是给少部分智者机会。因为我们很关注一个事情,只有少部分人认可的时候我们就重点关注。当我们很多人都认可的时候,很难是机会。大部分人都认可的时候,很容易变成陷阱了。机会只有掌握在少部分人的手里,这句话对投资人的要求就很高,如何未来推出时最好的优质项目,如何做到资金使用效率的最大化。

去年大家都讲钠离子电池和储能,大家都讲,这个容易就是陷阱了,很难是机会。今年都说芯片半导体已经颓废3年了,都顶不住了,OPPO裁员三千人,我们觉得机会来了。当然也会诞生一些创新的机会。

谭胜:我觉得卷的根本原因一个是创业者不专业,这个专业不是技术,而是综合技能。因为创业本身就是各种资源要素禀赋的集合。它的不专业表现在不具备技术在产业里的生态,这是创业者本身的卷,综合技能不专业的卷,表现是同质化严重。这种同质化带来的产业整合是没有价值和意义的。做MCU的A并购同样构架做MCU的B,没有任何意义。

第二个是投资机构的卷,很多投资机构不专业,为什么不专业?因为没有基于应用场景深度分析,大多并没有真正分析企业家需要什么东西,我能做什么东西,能否把这个这个企业带到产业生态里去。导致了从投资人和投资机构,都在追逐热点。我们的观点很简单,从应用场景出发,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密不可分,因为你在一级市场投资的时候,必须要考虑到3—5年,甚至更长时间点,你的公允价值如何以有效退出。如果退不出来,你的投资对自己不负责任,对股东不负责任。因此,二级市场一定是一级市场的参照,是你投资公允价值定价的参照系。

要想达到上述逻辑,只是靠创业者或者是企业家本身做这件事,难度是非常大的。能否聚焦于某一种细分场景,从投资人的维度,分析企业价值,给我们的创业者和企业家提供力所能及的赋能和产业支持,并估计通过你的赋能企业价值能成长达到什么样的高度,以二级市场或其它风险资本市场为参照,确定最终通过资本市场变现退出的价值。当然,资本市场不是唯一的退出路径。在整个的投资组合中,如何实现二级市场的退出和并购退出,包括其他的退出,是在投资研究中也是非常重要的。

尽管科创投的时间很短,我们在半导体的投资收益率,例如华微电子、雷电微力等就非常不错,我们就是围绕一个产业卷,但应用场景不卷的产业赛道,聚焦场景和应用,叠加赋能,投资逻辑就非常清晰了。

陆佳清:我分享一下我的观点。从现实的角度讲,没有那么乐观。主要是因为几个原因:一是嘉宾们提到两级市场,目前来看,大部分的半导体公司市值都很小。未来有大量的重组空间,这个过程中会有盈利,但是也会很惨烈。最后终局看美国前十半导体产值多大,就以这个去看。

对于一级来说,是蛮考验功力的。但我同意最后一位科创投的谭总讲的。在现在这么“卷”和整体增长不足的情况下,越来越需要来自产业端的判断,越来越需要依托自己稀缺的资源才能干好这个事,这么来看,难度是加大的。

话说回来,有一家我们不投的芯片公司,去年净利润是跌的,他也和我谈到现在市场很“卷”,我就和他说你现在几点起床?他说7点到公司,我说你该5点到公司。我也提不出好的建议,后来他发了微信给我说我说得对。这就是勤劳的我们。 

如何与地方政府共舞

陆佳清:最后一个是现在绕不过去的话题——“中国芯”,现在很多的材料项目、产业项目和政府“共舞”,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我们半导体赛道的投资或者项目该如何与地方政府“共舞”,请4位嘉宾来讲。 

陈天翔:我们大多数的GP都会有地方的LP提出这样的问题。地方政府的引导基金和产业基金,肯定都会有返投要求。

对我们来说,返投也是行业卷的结果,是我们必须正面面对的问题。其实返投是压力也是机会,利用好地方资金也可能是我们的一个工具。

我们觉得是两种打法的结合,一是纯VC的打法,谋求利润回报;二是去看行业赛道前几名的项目。前几名的项目一般体量大,更有需求。可能这时候真不一定适合我们的投资逻辑,但撬动地方政府的杠杆,对于地方政府和项目方来说是有价值的。

历史上我们也成功完成过一些案例,通过一些大的标的,很好的完成了返投的任务。

当然国科肯定比我们更有资源。

陆佳清:路子差不多,找一个产能项目一下子完成。

陈天翔:最后就是服务LP还是把工作做得更扎实一点,对LP更真诚一点,相信LP也是会认可我们的工作的。

陆佳清:咱们行业已经有部分转为服务业了。 

江良:我们基金是跟厦门政府出资平台合作的基金,帮助厦门更好地打造半导体产业链。现在各地政府为了抢项目也非常地内卷,前段时间我到成都高新区拜访一家企业,里面居然有幼儿园。政府为了招商,专门为企业员工办了幼儿园。所以未来政府想要去吸引更多的企业过来,一个是要靠当地的产业优势,如果产业优势不足的话就要靠更好地服务来弥补。投资机构也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产业资源优势,帮助当地政府打造产业链。

潘涛:鼎心资本相对偏市场化一些,最近基金才和地方政府建立联接,合作和落地项目。首先是医疗领域南京有项目落地和基金落地,包括一系列项目已经投出来了。但之前我们做了大量的研究和工作,包括主持人和各位对于地方政府的返投和类似的问题。

第一,政府内卷式招商的竞争背后带来良好的营商环境,对于企业来说,能有很好的赋能,上到产业生态、产业政策、人才供给和其他配套,给企业发展可以提供更多的发展动能。

第二,鼎心依据自身的能力禀赋和地方政府的综合资源,进一步判断哪些良性互动能发挥1+1大于2的价值,比如鼎心的医疗基金落地南京,是基于鼎心在医疗条线多年的深耕积累,结合南京强医疗产业如南京药谷,以及当地的医院、产业环境和头部高校的强势专业,挖掘到一系列早期高门槛的医疗项目,并能为早期项目提供更多的价值,所以募、投、管、退环节是闭环的。

第三,基于鼎心硬科技的投资逻辑,我们的半导体硬科技投资主要围绕通信、汽车、数据中心三大核心场景做重点布局,基于我们的能力禀赋,我们持续围绕这块产学研融突出的地方政府做持续的链接,积极拥抱地方政府的招商引资,本质上,我们以始为终,招商为体,坚持以投资推动社会进步。 

尚靖旗:招商这块,因为我们投了80多家都是科技类的企业。以芯片半导体为主,所以我们和各个地方政府关系紧密。我们是以服务企业的态度,然后和地方政府帮助企业协调资源。并不是为了招商而去招商,是为了最大化协调资源,服务好企业,然后把有限的资金做更多的事情,为投资人和创业者创造更多的价值。 

王建晖:我说两个方面,我们基金以民营资本为主,目前很少拿政府的资金。所以总体上不需要有太多的返投和招商引资的任务,所以我们比较灵活一点,这是我们的优势。另外,基金的优势比较长,我们是“10+2”,所以可以投早期项目。

另一个维度,我们投了很多半导体上游设备材料公司,他们需要大量的场地和厂房,有些涉及到环保和排污的要求。我们觉得这几年地方政府在这块理解越来越深了,他们招了很多清华博士和理工科博士,和企业的沟通效果越来越好。因为普遍这些厂房和这种投入都比较大,所以也是需要地方政府来一起去支持企业的发展,不管是税收、人才。主要是人才,做半导体设备和高端设备,人才稀缺,人才要到哪里哪里,对地方政府是有要求的。所以,这个事情需要大家一起做,除了民营资本,地方政府合作做这些事比较好。

崛起的中国芯,迎难而上的坚持 

陆佳清:很多芯片产业需要落地,和地方政府“共舞”是长期的话题。最后,结合《崛起的“中国芯”,迎难而上的坚持》这一主题,请大家用一句话的总结送给这个产业。

陈军:首先,紫金港资本认为,整个半导体产业是投资最亮的星。从紫金港资本的角度,为行业多承担风险或者是多培养企业家是值得的,所以在很多的细分领域,我们的投资是整个投委会里都是非常支持的。

陈天翔:今天“卷”和估值的话题贯穿了整个讨论,但其实半导体的市场还是足够大的,所以我个人的观点是,保持冷静,同时要保持乐观。 

众所周知投资是反人性的工作,肯定有主观的因素在里面,但是半导体又有客观的规律。所以我的观点是,保持主观,同时要遵循客观。 

江良:我们联和资本有两件事不能做,一个是不跟风,一定要有自己独立判断的能力,尤其是在面对复杂的投资环境下。第二个是绝对不能只给钱,一定要为被投企业赋能,整合资源,帮助企业做大做强,这才是产业资本该做的事。 

潘涛:今天“卷”字贯穿整个话题。我理解现在还不够卷,真正卷的战场还在后面。对于鼎心资本而言,半导体属于硬科技,不光需要硬技术,更需要硬战略。我们持续秉承投早投小投硬科技,将资金投向国民经济重大领域的核心环节。既埋头干活,也抬头看路,直面内卷,跑出内卷。

尚靖旗:看到今天咱们分论坛标题,今天是2023年,我们认为中国未来十年左右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是大概率事件。中国科技到全球第一需要的时间可能再需要多几年,这里面科技是主战场,科技的核心在芯片和半导体。未来二十年,我们将围绕中国的科技主战场助推国内的优质企业做大做强,回馈投资人和社会。 

谭胜:我们的观点很简单,产业表面卷,但细分赛道很多场景不卷。所以,对于一个好的投资机构,围绕细分赛道和产业资源上进行深耕和落地,你会发现很多的投资机会。 

王建晖:三个词概括:专注、坚持和开放。专注聚焦懂的、和熟悉的领域;我们可能看的时间更长,需要更长的时间来做,一起努力;开放的心态是我们会融入全球的市场,引入全球的技术和全球的团队和产品。有开放的心态,可以使事情做得更大。 

俞伟:元禾厚望坚持在半导体行业做投资,接下来的十年、二十年还会秉承这一投资逻辑。元禾厚望的每位成员也会尽可能在行业深耕,尽可能发掘新的投资机会。我们也希望从资本角度,给国内半导体行业的崛起做出自己的贡献。我们和行业内的大佬探讨过,大家对于半导体投资现在整体来说还是谨慎和乐观的态度。这一赛道值得我们长期做下去,未来的路很长,希望大家一起努力推动中国半导体的崛起。

陆佳清:我们的观点非常简单。从大的逻辑来讲,做多中国和做多中国的科技,半导体的上游是整个半导体产业的底层基础。 

半导体行业是有周期的。在当前的整体市场环境下,半导体短期内出手会更为谨慎。

从小的逻辑讲,不管是军工、航天还是其他一些细分赛道,还有大量的机会,我们会积极关注和参与。

内容链接:https://www.hpaper.cn/9622.html

(0)
上一篇 2023-05-24 上午11:07
下一篇 2023-05-24 上午11:09

相关推荐

  • 阿里京东物流“拆墙”进行时:有商家火速换快递,末端快递员担心收入下降

    本文来源:时代财经 作者:林心林 今年“双十一”,两大电商平台和物流商各自为阵的局面将正式终结。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10月16日,京东物流与淘天集团正式达成合作,京东物流将全面接入淘宝天猫平台,平台商家将能够选择京东物流作为服务商,目前双方对接系统已基本完成,消费者也可以在淘宝和天猫APP内查询京东物流轨迹。 这意味着,淘宝与京东这一对电商竞对,将各自过去…

    2024-10-17
    19
  • AI圈顶流捧场!黄仁勋苏姿丰都来了,联想亮AI Now智能体大招,连甩10多个重磅AI产品

    刚刚,联想一场大会,把全球AI圈顶流聚齐了! 黄仁勋苏姿丰接连登场、英特尔AMD史无前例首次合作、英特尔CEO现场掏出下一代CPU、扎克伯格剧透XR新品,还有联想智能体大招AI Now正式登场。 昨晚,AI量大管饱,精彩镜头应接不暇。 智东西西雅图10月15日现场报道,刚刚联想创新科技大会2024正式开幕,联想一口气发布了PC个人AI智能体、搭载英伟达新核弹…

    2024-10-16
    15
  • AI攻占诺奖背后:新的技术革命成为社会进步发展的重要引擎

    “超越人类智慧的AI可以用语言操纵我们,或许会试图说服我们不要关掉开关。” 今年3月,由ChatGPT掀起的AI(人工智能)技术革命背后的奠基性科学家、被誉为“AI教父”的杰弗里·辛顿(Geoffrey E. Hinton),曾对媒体提及他对AI“反噬人类”的担忧。如今,在他心中“危险和机遇并存”的AI,为他带来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荣誉。 当地时间10月8日,…

    2024-10-15
    1.9K
  • 苹果自动驾驶汽车项目画上句号:加州测试许可被取消

    IT之家 10 月 12 日消息,就在彭博社的马克・古尔曼报道苹果放弃了发布电动汽车的计划六个月后,据 macReports 报道,加州机动车辆管理局(DMV)取消了苹果的自动驾驶车辆测试许可证。 据悉,DMV 于 9 月 25 日收到苹果的确认,同意取消该许可证,该许可证于 9 月 27 日被取消。这意味着苹果公司持续了十年之久的电动汽车项目被彻底终结,没…

    2024-10-12
    1.1K
  • 大UP质问平台为什么视频越来越糊,答案比问题要复杂得多

    文|王毓婵 编辑|乔芊 10月8日,在全网拥有超千万粉丝的视频创作者@影视飓风发布了一条视频,标题为《清晰度不如4年前!视频变糊是你的错觉吗?》。这条视频揭示了视频平台为降低流量费用支出,通过降低码率和调整编码格式压缩视频画质的现象。 “2024年,4K视频你应该已经司空见惯。各家平台争先恐后在画质上做文章,我们也在不断更新设备,提升节目的质量。但我们在平台…

    2024-10-11
    1.5K
  • 特斯拉“命运日”即将到来:Robotaxi能否帮马斯克“翻身”?

    财联社10月10日讯(编辑 刘蕊)不到24小时之后,特斯拉将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特斯拉将在加利福尼亚州伯班克华纳兄弟工作室举行“Robotaxi Day”活动。届时,众多投资者和分析师们将看到期待已久的自动驾驶出租车Cybercab及其他产品的发布。 随着“Robotaxi Day”活动的逐步临近,特斯拉股价也在过去几周持续上涨,几乎抹平了年内跌幅——这也表…

    2024-10-10
    2.8K
  • 又发布两款新车的富士康还没在全新领域找到获胜之道

    致力于在电动汽车领域开辟新增长曲线的富士康发布两款全新电动汽车,将其乘用车产品阵容扩充至MPV领域。 10月8日,在一年一度的鸿海科技日上,富士康推出MPV车型Model D和中型电动巴士Model U。该MPV新车强调宽敞的内部空间,轴距达到3.2米。在800V电子电气架构的支持下,预计WLTP续航里程约为660公里。 富士康依然与意大利车身制造商宾尼法利…

    2024-10-09
    1.6K
  • 33亿增资,合肥为什么再次“抄底”蔚来?

    作为中国第一家在美国上市的电动车企,蔚来一度面临崩溃的边缘。 2019年年底,蔚来的股价触及1.32美元的低点,市值距离高点蒸发80%以上。 高瓴清空了蔚来股票,红杉也选择了减仓。 当时的李斌四处奔走请客吃饭,想为蔚来寻求融资输血。 一个故事是,一家国资的老总在席间直斥李斌”乱花钱”。 所谓的乱花钱,是指当时的新能源车企几乎都依赖补贴…

    2024-10-08
    43
  • 跨国车企销量都跌了,为何仅欧美“狂”裁员?

    自今年以来,欧美汽车企业掀起了一股裁员浪潮。 福特、特斯拉、通用汽车、大众集团、Stellantis集团等跨国车企相继宣布裁员计划。车企本次裁员人数大多在千人以上,其中大众集团(正在与工会谈判中)和特斯拉更是超过万人规模。 这股寒流已经蔓延至零部件供应链。芯片制造商英飞凌、充电设备制造商Blink Charging、瑞典电池制造商Northvolt等零部件企…

    2024-09-30
    25
  • 7.99万就能提车的Model Y,还顶得住新势力的围攻吗

    9月27日,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迎来第100万辆车下线。 从一片泥洼地到变成全球电动汽车巨头最大的海外基地,特斯拉上海工厂在不到4年时间里实现了产能和制造工艺的双双飞跃。 而随着特斯拉副总裁陶琳在社交媒体上写下“感谢每一位新老车主的爱和支持”的同时,这家电动车公司正在被它从前的一众门徒视为必须要跨越的门槛,9月集中上市的新车乐道L60、极氪7X等尤为雄心勃勃。…

    2024-09-29
    51
  • 逼退张大奕的退货率,让丰巢一年狂揽9个亿

    9月19日,曾经的“淘宝女装第一人”张大奕用小号发微博称,她将无限期延迟十年老店“吾欢喜的衣橱”的上新,宣告了这个曾经最火的淘宝女装店将关店。她称闭店是因为女装毛利微薄支撑不了各项运营成本,以及,电商越来越高的退货率。 就在张大奕宣布关店的三周前,丰巢刚刚向港交所提交招股书,寻求以250亿元的估值上市。招股书显示,连亏八年的丰巢终于在2024年前5个月有了7…

    2024-09-27
    978
  • OpenAI高层再震荡:CTO官宣离职,Sora恐长期停滞?| 最前线

    文|袁滢靓 编辑|邓咏仪 北京时间9月26日凌晨3点,OpenAI 首席技术官(CTO)Mira Murati在X上官宣辞职。那张成就了ChatGPT时代的四人合照,如今两个离职,一人休假,只剩下Altman一人扮演独角戏了。 △图源:X网友 @brewmarkets OpenAI的腥风血雨体质,也在另一方面体现了什么是“明星”公司。前脚GPT-4o高级语音…

    2024-09-26
    49
  • TikTok Shop鏖战美区,内容电商的蛰伏与加速

    TikTok Shop的内容电商,能给全球商家带来新一个增长奇迹吗? 文 | 华商韬略 梁梁 跨境电商正在重新定义全球电商格局。 过去五年,中国跨境电商规模增长超10倍,让数以千万计的中国商家因此扬帆出海,也成就了一张以核心电商平台为节点链接的全球商业网络。 这是一张史无前例的商业大网,它已经而且还在加速改变全球贸易和消费的格局,并且这张网还在不断进化与分化…

    2024-09-25
    1.4K
  • 华为三折叠黄牛价雪崩:从加近十万到仅加四千,黄牛气懵了

    正式发售不到48小时,华为三折叠屏手机Mate XT非凡大师黄牛价就崩了。 9月22日,很多数码博主在社交平台上发视频称,Mate XT三折叠手机价格雪崩,从加价六七万甚至十几万,暴跌至加价四千、两千。 甚至到了“每小时一个价”、“你要买我肯定有货;但你要卖我打死不收”的地步。 官方途径购买线上每天要“蹲点”抢‍‍‍‍‍‍‍‍线下无现货需排队几万人等待 ‍‍…

    2024-09-24
    2.2K
  • 马斯克终于“投降”,“我们的主权不容出售!”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蒂亚戈·诺加拉,翻译/ 陈佳芮】 在无视巴西最高法院的命令三周之后,马斯克终于“投降”,作出重大让步。 当地时间9月20日,在一份法庭文件中,社交平台X(原推特)公司的律师表示,X平台已遵守巴西最高法院的相关命令,希望法院能解除对其X平台在巴西境内的禁令。 有意思的是,在这次“X事件”中,一度曾是削弱国家主权和民主机构国际干预堡垒的巴…

    2024-09-23
    7.5K
  • 李斌的“县县通”,蔚来的新未来

    出品|网易科技《态度》栏目 作者|定西 这个中秋假期,李斌有点忙。 为了推进充电县县通和换电县县通计划的落地,他来到该计划最难的地方之一新疆进行实地考察。 时间紧迫。蔚来计划在2025年6月30日前,完成除台湾地区、香港特别行政区外,全国所有县级行政区充电桩全覆盖。今年10月前完成新疆14个地级行政区充电全覆盖,包框乌鲁木齐、克拉玛依、哈密、吐鲁番、昌吉、伊…

    2024-09-20
    1.3K
  • 小鹏回应MONA M03自动泊车撞上奥迪:不排除光线等因素致弱势场景

    IT之家 9 月 18 日消息,近期一起“小鹏 MONA M03 自动泊车撞上奥迪汽车”的事故,引起了IT之家网友的关注。据每日经济新闻今天下午报道,小鹏汽车相关负责人就此事回应称,“公司售后同学已经联系上客户,在积极处理解决中。” 关于自动泊车状态下发生剐蹭的原因,该负责人表示,目前不排除因光线及其他因素导致的弱势场景,具体原因还要结合具体的数据进行分析。…

    2024-09-18
    3.6K
  • 华为三折叠,炸出570万「黄牛」

    「核心提示」人人争当黄牛背后,是三折叠手机备受追捧。沉积的手机市场,太需要这样的“王炸”来唤醒了。 作者 | 陈法善 编辑 | 刘杨 备货量100万台,发布四天就有近570万人预约,华为三折叠手机Mate XT注定是今年最难抢的手机。 要知道,根据IDC的统计,2023年中国折叠屏手机总出货量约700.7万台。也就是说,华为这一个单品,就…

    2024-09-14
    1.1K
  • 比亚迪员工总数突破 90 万,技术研发人员近 11 万全球车企第一

    IT之家 9 月 13 日消息,比亚迪集团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李云飞今日在微博上透露,今天,比亚迪员工总数突破 90 万,是 5300 多家 A 股上市公司里员工人数最多的,比第二名还要多 40 多万人。 李云飞还表示:“比亚迪 90 万员工中,技术研发人员近 11 万,是全球研发人员最多的车企。过去两年还招聘了近 5 万名优秀应届大学生,持续助力大学生就业。…

    2024-09-13
    543
  • 从Vertu到8848,奢侈品手机为何全军覆没

    华为三折叠终于发布了,19999元起售。 主要噱头是比折叠还多一折,但也引起了互联网的广泛争论。 在争论之中,黄牛早已率先抢购。 据网上消息,黄牛把三折叠已经炒到了一台65万。 一台38万,有人为了提升销量,黄牛给出的利好是全国可飞。 大家都知道这个溢价不可持续。可大家的疑惑点在于,华为三折叠的受众是谁? 为何有种魔幻的吸引力? 如果堆科技参数。 我可以告诉…

    2024-09-12
    801